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山地丘陵占国土面积95%的贵州省,“九山半水半分田”是其农业生产自然地理的真实写照。耕地面积少、分散广且质量不高的贵州省,要如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贵州省农委副主任杨兴友表示,今后5年,贵州省将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打好“生态牌”,为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寻找一条具有贵州特色的道路。
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业农村基础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这是对“三农”工作做出的新的战略部署、提出的新的要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要内容,贵州省农委副主任杨兴友说,这就是今后贵州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指引。
杨兴友:坚持不懈地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说明我们党根基、基础在农村,依靠农民,重头戏是农业。要把“三农”工作抓好,重点就是在乡村。
乡村振兴战略,要围绕“土地”这个农民的命根子做文章,杨兴友表示,贵州必须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做好山水文章,必须树立“存得方寸地,留与子孙耕”的思想,让贵州的乡村发展更长久。
杨兴友:因为我们这个地方不是粮食主产区,也不是粮食功能区,主要是把山水文章做好,把山和水资源利用最大化。希望在山、致富在山、脱贫在山、奔小康在山,这个话没有错。但是我们要记住总书记给贵州提出的要守住两条底线,在发展金山银山同时要保住绿水青山,保住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这个意义上讲,要大力发展高效山地特色农业,以此为基础调整农业结构,尤其是农业的内部结构。
围绕贵州农业发展的特点,贵州省将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结合乡村整治,让农业产业化成为贵州扶贫攻坚的大引擎和助推器。在发展特色的同时,面向大市场,上规模、增效益成为杨兴友思考“三农”问题的焦点。
杨兴友:结构上,以蔬菜、食用菌、茶叶、生态家禽为重点,再辅之“一县一业”。比如从江的香猪、赫章的可乐猪、紫云的花猪、兴仁的薏仁米,清水江、南北盘江沿江两岸老百姓种火龙果。发展的优势农产品比较多,现在主要是规模上没有发展起来;有一定规模的,在标准和品牌创建上还有问题。面对着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在生产上向市场需求靠拢。
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打好“生态牌”。贵州省未来五年将在加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大力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努力保持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探索建立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资金支持等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围绕蔬菜、茶叶、生态家禽、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强对合作社的指导服务,强化合作社生产服务能力、加工服务能力和销售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合作社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
杨兴友:2018年和2019年全省工商注册的合作社将分别达57912家、61000家,带动农户1152万人、1388万人;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分别达到800家以上、1000家以上,带动农户504万人、540万人。但是专业合作社发挥的作用还没有达到要求,这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
在农村改革方面,杨兴友介绍,贵州省推广的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农村“三变”改革试验,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
按照规划,贵州省88个县950个乡镇2523个村开展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将实现232.83万农民变股东,其中贫困人口55.25万人。杨兴友举了一个例子,安顺的塘约村通过“三变”从“贫困村”摇身一变成了“小康村”:
杨兴友:塘约村,最近几年,加强党的建设,尤其是基层组织建设,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得非常好。他们在资产核资的同时,实现了期权同确,所有的集体组织成员都有自己的股权,大力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实行了村社合一。短短的两三年,塘约村就从一个非常贫困的村,变成了一个既脱贫又奔向小康的村,极大推动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贵州省深入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全省1357个乡(镇)全部开展了确权工作并完成了权属调查,完成实测面积6495万亩,是第二轮延包面积的210%,年底有望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三权分置”、农垦等改革工作稳步推进。
杨兴友指出,乡村振兴战略,重要的是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所有权、使用权,三权分置的基础上,推进农村的土地制度改革,这也是未来五年贵州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任务。
杨兴友:让所有权是集体的这个原则长期稳定不变,中央要求第二轮承包期满后,再延长30年,这让农民在土地确权登记的基础上,吃上了定心丸,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也是新的动力。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是加强金融对农业的贷款支持力度。如果普遍存在贷款难,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慢,农业的规模化发展就不可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