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祠古韵,砖雕牌坊,记录了一个家族的荣耀与风光;遗风古训,典故传说,太公像里传承了一段亘古不变的孝悌之义!

吴氏宗祠于2013年3月被国务院列入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衢州市衢江区云溪乡的吴氏宗祠始建于明朝中期,六百年的时光赋予了它超脱尘世的寂静和饱经历史的沧桑!
宗祠临塘而建,门口一株苍碧欲滴的梧桐树赫然矗立,树下飞檐翘角,雕梁画栋。
全祠为五门三进式斗拱建筑,四面厅形状,后厅的梁袱背呈扁月形、棱形柱,具典型的明代建筑特证。

建筑工匠来自福建、婺源等地,各地风格巧妙的融为一体。
吴氏宗祠前,矗立着一座巍峨的古牌坊,牌坊顶端嵌着一块雕刻着“圣旨”二字的匾额。
祠前牌坊上书“旌表吴荣隆尚义之门”,左书:“景泰四年春,恩敕敬立”。
明朝景泰年间,通州百姓遭受水灾,吴氏第七十五代吴赈荣、吴赈隆兄弟分别捐粮食两千斛、白金百两赈灾,皇帝感其义举,特地嘉赐圣旨,准建牌坊。

明皇帝特赐圣旨准建的牌坊
从明代开始,每年农历三月十五,那时的村民们就要把太公像挂到吴氏宗祠里去,接受吴氏一族的祭拜。
一直到现在,还保留有太公画的七八户人家都还遵循着这个传统。
从这些太公像上,不难看出,“孝”一直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在一代又一代的车塘后人心中扎下根来,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从这里走出去的乡贤巨儒。

村落临塘而建,村风文明,民情淳朴
村落四周由缓坡环抱,形似盆地。村中明代建筑17处,明代古墓5处,其余皆为清及近代建筑。
据专家考证,车塘村古建筑群比江山古镇廿八都更具有它的建筑特征、地域特征和时代特征。

车塘的老街
八百年风雨飘摇,岁月在灰墙上留下了斑驳的痕迹,
吴氏宗祠依然屹立在车塘村。

老街上乘凉的老人
这里,鸡犬相闻,四时耕种;
这里,时间以沉默之姿走过,将事物镀上难以言说的美妙光辉。
回眸宗祠俨然耄耋长者,显得那么和谐与安祥。
近看车塘,更似一位洗净了铅华的美人,婉转而立,目光沉静而从容,厚重的历史感温柔地栖息在她的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