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的农村,很多的手艺都是很吃香的,但是现在已经没有人干了。一些农村里的老艺人,年纪都很大了,即使想传承自己的手艺,也完全派不上用场了,没有人愿意学了。
一、木匠
农村里木匠手艺在以前真是吃香。那个时候农村人结婚,流行五斗橱,大立柜,高低柜,床头柜,床,碗柜,椅子,沙发(那几年沙发也是木匠手工打制)。一般的木匠,手里都有干不完的活儿。若是木匠手艺好,那可是要提前预约的。最高级的木匠,还要会唱喜歌,做出的房梁严丝合缝,上大梁的那天,当着全村老少爷们的面,坐在房梁顶唱喜歌,安放主梁,简直比唱大戏还热闹。
二、铁匠
打铁不只是打制农具和炊具等,早年间打制的红缨枪头可断镔铁。村里打铁炉红红火火,尤其是通红的铁器往冷水里一放,哧啦一声,水滚烫出一溜白烟,很是惊险刺激感。
三、石匠
过去的石匠可不是现在,那都是手工。不论是磨盘、门枕石、石雕刻,还是其它,都要一錾子一錾子凿成的。民间推金用金磨(也是石头做的磨盘,要求特别精细),推粉用粉磨,因此曾出过非常多的优秀石匠。
四、瓦匠
一直觉得,过去盖房子的瓦匠才称得上是“匠”,是有工匠心的。现在哪里还有瓦匠大工小工之分,统统是建筑工人,打工者,农民工。钢筋混凝土,什么都是机器。过去的瓦匠大工也是很吃香的,被人尊敬。当然,他们的建房手艺也是有目共睹。一般瓦匠也兼具石匠。
五、焗碗匠
这场景对于60、70年代的人应该很熟悉吧?
六、敲梆子卖东西
不同的梆子声,就知道来卖不同的东西了,也许已经约定俗成。梆--梆--梆--,节奏有各种,都是不一样的。现在根本没有敲梆子或吆喝拉乡的了,卖东西的每人一个高音喇叭,循环播放,嘈杂一片。
七、推粉匠
随着新技术的日新月异,粉丝制作早就脱离了小作坊纯手工制作方式,用上了机器。承载着古老传承技艺的老粉匠们,也早已没了用武之地。面临着后继无人,断层的危险。
八、绣鞋垫
女红可是过去农村姑娘的必备,定情物就是给男朋友做几双精美的鞋垫。现在年轻人很少花心思在这上面,都嫌老土。
九、编织手艺
家里的笊篱、条盘子、软箅子、鸡笼、筐、笤帚、炊帚、草编提篮……基本都是自己制作。根据用途不同,所用材质也不同,有用荆条的,用棉槐条的,还有用柳条的,蒲子、玉米皮、麦秸、高粱杆等等。
十、面塑手艺人
过年的圣虫等面塑,都是自己做,自己蒸,自己画。现在连农村人都懒得做了,都图省事去超市里订做。这应该是最能够以民俗艺术形式传承下去的技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