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民宿缺乏“地域特色”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7-11-27 10:15:12
核心提示:  《2016年中国民宿品牌发展趋势和区域人群分析》报告显示,民宿的体量增长非常迅速。截至2016年年初,全国民宿超过4万家,市
  《2016年中国民宿品牌发展趋势和区域人群分析》报告显示,民宿的体量增长非常迅速。截至2016年年初,全国民宿超过4万家,市场规模已达200亿元。该报告预计到2020年,我国民宿行业营业收入将达到362.8亿元。

  广阔的市场空间,加上从国家层面发展全域旅游、美丽乡村、分享经济等创业机会对民宿行业的推动,民宿业的关注度也在不断上升。不过记者在对广东民宿业的调查采访中发现,和目前国内发展比较好的地方相比,广东体现地人文风情的民宿发展不够突出,存在“地域特色”不明显、体验感不强等“短板”。


  新开民宿重设计轻文化

  “民宿”是一个“舶来词”。“客栈民宿”,特指于自然人文资源丰富地区改造传统乡居,打造设计有特色、融合个性化主人文化或所在地文化的住宿产品。当地特色文化感受和体验,应该是民宿区别于其他住宿业态的地方。而在广东,不管是已有的民宿,还是新开的民宿,“特色”和体验都并不鲜明。

  喜欢旅行的广州市民陈女士告诉记者,她近两年去日本和英国,都选择住民宿。去年去日本京都和大阪旅行,在京都的三天都是住民宿。有当地特色、交通便利、性价比高以及便利性都是她选择民宿的原因。“京都有古城特色,我上次选择的民宿,是一个庭院式的建筑,有一个小花园,设计得非常精致,房屋的装修是传统的日式风格。”在预订前后,陈女士都和民宿的主人有邮件往来,男主人还专门去迎接她们,女主人为她们做早餐。除了提供旅游折页,陈女士出游中有任何问题,民宿主也都热心解答。这种热心和细致让她印象深刻。

  民宿参与门槛比较低,很多投资人和企业在做,业态有很多品牌,单体规模都非常小,能盈利的门店不多。一些名声在外的民宿一房难订,预订都排满了日程,而一般民宿则入住率不足50%,双休日还有些客人,工作日几乎无人光顾。而前期投资巨大、租金快速上涨以及同质化竞争使得民宿产业利润趋薄。

timg (1)

  可借鉴丽江、厦门等地客栈做法

  民宿是很特别的住宿体验,比较新奇,跟住酒店相比,能发现不一样好玩有趣的东西。而且民宿可以直接与民宿老板做朋友,很个性化和接地气。这是喜欢民宿的主要原因。

  民宿和酒店最大的不同,就是当地特色、亲切感,让客人有体验感,对这个地方有回忆,是民宿吸引人的地方。云南、江浙的民宿在当地特色氛围的营造体验感方面做得比广东好,值得借鉴。她觉得,坚守服务,打造特色,融入更多体验感受,如手工制作、农田体验,甚至是跟着民宿阿姨学做饭、跟着画家画画等方式,都可以让民宿和客人建立情感的联系。

  目前国内发展比较好的地方为北京、上海、丽江、成都、厦门等城市。这几个城市的民宿都各有特色。比如,北京主要以农家乐、四合院为主;上海主要以老洋房为特色;丽江、厦门的客栈数量众多并各有特色。与这些城市相比,广东的民宿发展水平虽然也不错,但体现地人文风情的民宿发展不够突出。如果以后能弥补这块短板,就能像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老洋房和丽江的客栈一样,形成属于广东的民宿名片。
 

本文标题: 多数民宿缺乏“地域特色”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1574.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