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惠州大力推进“美丽乡村”三大行动,每年投入20亿元治水、20亿元种树,让乡村“脱胎换骨”。尤其是通过“清洁先行”行动,建立“户收集、村集中、镇办转运、县区处理”的运作模式,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通过“清水治污”行动,农村建起人工湿地系统及管网,原来浑浊发臭的污水变得无色无味、清澈透明。
在古代乃至近代的中国,种养殖从来是紧密结合的,粪便一直是宝贵的植物养分资源,也不存在治理问题。随着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特别是种养殖方式的革命性变化,三大有机废弃物问题日益严重。首先要转变观念,彻底摒弃将它们看作是污染物、治理是为了达标排放的错误观念,在循环利用和资源化过程中,实现三大有机残余物的价值。
在现代社会,由于有了现成而便宜的化肥,以及粪污排放量过大等因素,传统的积造有机肥和沼气发酵两大处理利用方式面临严峻的挑战,忽视了农牧结合、物质循环、食物链等生态学原理。
根据国内外的经验,农牧结合只是第一步,还需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走以沼气工程为中心的循环农业之路,派生出一批生态农业产业,才能最终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相辅相成。
近年来,尽管我国农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但农业依靠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方式没有根本改变,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的趋势尚未有效遏制,绿色优质农产品和生态产品供给还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是振兴乡村经济的有效途径。
发展生态农业,需要实现农业主体功能与空间布局的合理统筹,解决资源错配和供给错位的结构性矛盾,建立农业生产力布局、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利用管控和循环生产的良性互动机制。
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院院长季昆森提出了“多功能大循环农业”的概念,他表示,“多功能大循环农业”不同于一般的农业,也不同于一般的循环农业、立体农业。实际上,“多功能大循环农业”的概念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一致,具有经济、社会、生态、环保、文化、旅游、节约、高效、健康等多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