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乌镇》:龙泉青瓷连续入选世界互联网大会礼品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7-12-06 11:23:21
核心提示:  12月3日至5日,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龙泉青瓷《幸运乌镇》被作为国礼赠与国际贵宾。龙泉青瓷再次惊艳四座,
  12月3日至5日,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龙泉青瓷《幸运乌镇》被作为国礼赠与国际贵宾。龙泉青瓷再次惊艳四座,中国瓷文化伴着“互联网+”又一次让世界瞩目。


  《幸运乌镇》的创作者为龙泉青瓷艺人王武,他的作品已经连续四次入选世界互联网大会礼品,已然成了互联网大会的“宠儿”。为何他的作品如此受“关爱”,除了龙泉青瓷的独特魅力外,也离不开他个人的用心与创意。

  近日,记者在王武的工作室里,见到这位四度“携手”世界互联网大会的青瓷艺人。他热情地向记者介绍了此次入选的作品,他说,《幸运乌镇》是《印象乌镇》系列之三,通体釉质如玉,晶莹剔透,粉青直筒,器型端庄简洁,可作书画筒、笔筒、花器等。筒面上使用浅浮雕手法,纯手工雕刻,将他个人多年来最魂牵梦绕的乌镇水街场景雕刻于上,马头墙、小桥流水、长街深巷……无不散发着浓浓的江南水乡韵味,足见匠心独具。

龙泉青瓷作品《幸运乌镇》

  为何取名《幸运乌镇》,王武告诉记者,其实与筒身上部刻出的四叶草有关,其中蕴含着一种特殊的寓意。“四叶草又名幸运草,乌镇千年古韵留存至今,又喜获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实属幸运,我希望借作品向来宾传递出这份美好的意愿,也希望为拥有这件作品的人带去幸运。”王武说。

  王武的作品已连续4届入选,今年无论是从构思、设计还是画稿、雕刻等环节,他都力求精益求精,希望每一年都能给贵宾带去不一样的龙泉青瓷。就说画稿,即使他对乌镇已经非常熟悉,但为了达到近乎完美的效果,画稿就改了5稿。在雕刻方面,王武也表现出超乎年纪的沉稳与耐心。他说,一旦坐下来雕刻,没刻完绝对不离开座位,已经成为既定规矩。这样一刻就是2个多小时,他从来不觉得累。“四年来,我一步步走来,从一个心气浮躁的毛头小子,变成了如今耐心沉稳的手工艺人,这就是青瓷的魅力,这就是世界互联网大会带给我的改变。”

王武

  “国礼”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此次王武共要烧制50件《幸运乌镇》作品,为让青瓷的柔和之美与江南水乡完美契合之感体现在作品上,他足足烧制了200个,从中选出最好的50个。“在这种高规格、高平台的大会上,我们对品质的要求比平时更严格了。”王武说。200个,每一个雕刻需花2个多小时,王武掐着手指算:“不算不知道,原来自己坐在位置上用心雕刻了2万多分钟。”

  龙泉青瓷泥坯收缩比例大,高温之下原矿釉流动性强。因此,作品雕刻、镂空的部分特别容易跳釉。“那段时间我全身心投入到作品的烧制中,试验了几次,终于摸清了其中的‘门道’。功夫不负有心人,烧制出来后的效果,超乎我的想象。”

  王武表示,他的作品能够四次入选世界互联网大会官方礼品,他感到非常荣幸,作为新生代青瓷艺人,他将继续向老一辈青瓷艺人学习,努力挖掘传统文化和艺术创新价值,推动龙泉青瓷艺术走向新的高度,用青瓷艺术向全世界传播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够更多地关注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统文化,并将它展现给世界。
 

本文标题: 《幸运乌镇》:龙泉青瓷连续入选世界互联网大会礼品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1653.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