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的官方统计,自2012年中国政府启动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以来,截至目前,已将4153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涵盖全国所有省272个地级市、43个民族,大部分传统村落已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我国的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可以说,作为国家级特色小镇的认定主管单位之一,住建部近年来将古村落保护和特色小镇建设作为两手抓,双头并举。
而且,古村落保护和特色小镇建设还有着融合发展,相互促进的作用。在两年来国家级特色小镇的认定名单中,安徽黄山市黟县宏村镇(2016年)、河南许昌市禹州市神垕镇(2016年)、浙江嘉兴市嘉善县西塘镇(2017年)、浙江衢州市江山市廿八都镇(2017年)等特色小镇几乎都是古村落属性的文旅特色小镇。
两年来,全国特色小镇中之所以文旅特色小镇在入选名单中占了半壁江山,更易入选,和其有着古村落独特稀缺资源有很大关系。通过开发古村落和民宿旅游,上述古村落特色小镇成为文旅特色小镇的翘楚。
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可以预见,未来,中西部有着优质旅游资源和古村落资源的地区,其特色小镇发展还将抢占先机。
依托特色小镇民宿业加快发展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全国休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魏小安提出“泛古”、“全古旅游”概念。他指出,从古道、古渡、古关、古村落,旅游利用是“全古”最好的保护手段,要少开发,多利用,强保护。
魏小安表示,民宿之所以叫民宿,不仅是住宿,更代表着一种新型生活方式。民宿是一种整合、一种提升,说到底,民宿姓民,借助民间的闲置设施,利用民间的资源、资金建设,为民众的新兴需求服务。民宿利用乡村环境,追求乡村意境,但又超越了传统乡村,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
目前,民宿的同质化、单一化依旧是一个大问题。随着共享经济向休闲旅游产业延伸,民宿产业发展趋势也将是:产品主题化、经营连锁化、管理规范化。
而特色小镇的出现,恰恰为解决“民宿+集群”、民宿+互联网、民宿+文艺、民宿+众筹、民宿+全产业链等问题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可以说,特色小镇将为民宿提供更多更大的发展空间。
同时特色小镇在公共设施配套、消防等管理上的优势也将解决民宿管理上的非标准化问题。
对国内旅游短租市场权威数据分析显示:目前,超过70%的“家庭型游客”不再选择传统酒店公寓,而是对高性价比,能洗衣、做饭,房东能够做向导的“网约房”短租民宿情有独钟。目前国内已出现了Airbnb、小猪短租、蚂蚁短租、自在客、途家等多个房屋租赁社区平台。
特色小镇的出现,不仅扩大了民宿品牌创造的空间,还将提升当地民宿业整体的组织化程度。相比单个民宿的弱小,未来,特色小镇这一单位将具备与上述民宿租赁平台的最大、最有效的谈判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