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四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根据十九大精神,就特色小镇申报、建设等方面作出相关方面规范要求。
这是对此前特色小镇房地产化等担忧的回应。截至目前,住建部等有关部门已经公布两批共计403个国家级特色小镇项目、96个全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而“十三五”期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共规划了1370个特色小镇项目。热潮之下,一些问题逐渐暴露。正如本次《意见》所言,“概念不清、定位不准、急于求成、盲目发展以及市场化不足”等问题突出。简而言之就是:小镇有了,特色尚无。
要改变这一点,显然不能只靠行政命令。真正需要探究的是,特色小镇无特色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首先,照搬模式,缺乏历史、文化、习俗的支撑。
过去十几年间,在沉闷、无趣、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之外,欧式建筑、仿古建筑热潮兴起。特色小镇也不例外,不少地区打出特色建筑牌,力求吸引眼球。这种模式并非毫无可取之处。但是,特色小镇的特色如果只体现在建筑风格上,显然流于形式,其中的症结在于,小镇缺乏与建筑特色相符的文化、习俗支撑,也无相关的历史沉淀。
其实,中国不缺乏自身的文化与特色。以乌镇、周庄为代表的水乡文化,以大理、丽江为代表的“文艺”之风,以西藏为代表的朝圣文化等。然而,旅游的“短线猎奇”与小镇的“慢生活”、长发展模式仍有冲突之处;而且,这些特色很容易被一些小商铺和过度商业化的运营所影响,导致丽江等地成为小商贩聚集、民宿家家开的过度商业化之地,失去原有特色。
因此,打破症结的关键在于把当地本身特有的民情、风俗和历史积淀挖掘出来,打造成可持续运营的产品或模式。这需要现代化的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引入市场化的管理模式和商业运营模式,打造真正的小镇品牌。更重要的是,这需要保持文化定力和文化自信,而不是追随热潮、随意模仿或换代的盲目跟风。
其次,空有地产,缺乏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支撑。
另一个老生常谈是小镇缺乏产业化,泛房地产化严重。如何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避免产业新城式的产业空置和鬼城、空城困局,有效实现产业聚合和城市同步发展,也在不断考验着监管者、开发商和运营商的智慧和能力。
这里的一个误区是:先建小镇,再引产业。从无到有,并非不可能,但是耗时耗力,而且成功率不高。如《意见》所言,培育特色产业,要求各地在推进过程中立足自身条件、资源禀赋、产业积淀和地域特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以特色产业为核心,兼顾特色文化、特色功能和特色建筑,防止内容重复、形态雷同、特色不鲜明和同质化竞争。
再次,空有蓝图,缺乏可持续性的商业模式支撑。
随着地产业转型成为大势所趋,特色小镇建设在政策的鼓励下吸引着大量地产资本。碧桂园、华侨城、蓝城等多家房企纷纷抢滩布局。
就项目本身而言,地产商的介入难以避免。而地产开发商并非公益组织,讲求回报;加上产业链布局需要多方配合,这导致特色小镇建设成为多群体利益博弈场。很多看似美好的计划,难以落地。
这一问题,既不能强行通过约束地产商行为来解决,也不能纵容、放任“泛地产化”。其核心在于让特色小镇建设本身成为一种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而不能仅仅依赖土地交易、房屋买卖实现盈利。
这其中,有几个关键环节需要打通。
一是金融支持。特色小镇项目力求长效,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回报周期长。这与目前租赁地产行业的症结相似。因此,应该不断完善相关的金融产品匹配。
二是尊重市场需求。特色小镇属于地方发展规划的一部分,但是本身又与多方利益紧密相连。如果仅靠“规划”,难免会有偏差。究竟是否要借政策东风,还得看市场接受度和容纳度,否则空城问题难以解决,耗财耗力,只能造成资源浪费,甚至付出巨大的机会成本,失去其他良机。
三是认清趋势,寻求共同利益。对于地产商而言,转型已是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龙头地产已不满足于建房子,而力图打造教育地产、医疗地产、养老地产、产业地产等多元化发展路径。试水特色小镇建设,也是挖掘其潜力的重要方向和综合性考验。因此,在与地产商合作时,各方可以此为基础,建立共同利益连结点,而不是花样翻新地争夺住宅用地配比。
总之,中国是不缺小镇的,缺的或许是有风情的小镇文化、有产业的小镇经济、有利可图的小镇模式以及最重要的,不盲从、不跟风的小镇自信。少一些盲目试点和跟风,多根据原有优势进行环境、基础设施的优化,当是特色小镇以特色见长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