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请勿丢失“农耕文化”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7-12-23 11:50:54
核心提示:  什么是农耕文化?对许多人来说或许是一个新话题,其实农耕文化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老话题,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生产、生活智
  什么是农耕文化?对许多人来说或许是一个新话题,其实农耕文化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老话题,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农耕文化的形成、演变和发展过程,浸透着历代先贤的血汗,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其繁多的种类、丰富的内容、深厚的底蕴,无不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潜藏着巨大的社会经济价值。

  时至今日,农耕文化中的许多理念、思想和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在现代生活中仍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在农民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中仍起着潜移默化的支撑作用,在建设美丽乡村、保护民族特色、传承文化传统、助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timg (10)

  农耕文化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内在动力和文化源泉。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它贯穿传统文化的始终。中华民族近万年的农业生产是农耕文化形成和发展取之不尽的源泉。

  农耕文化是乡村的魂和根,是农业、农村、农民无法割舍的精神命脉。丢失农耕文化,美丽乡村就没有灵魂和底蕴。因此,我们务必加强农耕文化保护与传承,深入挖掘农耕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其时代价值,充分发挥农耕文化在育民、乐民、富民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建设“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夯实文化保障。

  农耕文化是丰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景观资源。在休闲、旅游和体验农村生活时,加入农耕文化的“鸡精”,能够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提高产业的文化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从而更好地带动广大农民就业增收和农村旅游业开发。同时可以拓展产业功能,延伸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产业支撑美丽乡村建设之路。

  农耕文化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它不仅推动农业的发展,保障百姓的生计,促进社会的进步,同时衍生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因此,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加强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使农耕文化在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凸显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本文标题: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请勿丢失“农耕文化”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1805.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