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是历史遗存资源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省份之一。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镇)化纵深推进的过程中,浙江与不少兄弟省份一样,也面临着经济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严重冲突,许多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古镇、古村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些甚至永久消失,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在启动特色小镇建设的当口,用什么态度处理好这一困扰多时却又无良法解决的难题,无疑是对党委、政府的莫大考验。
浙江的思路是,坚决不走牺牲历史文化遗产的老路,反对大拆大建的粗暴做法,坚持保护优先,提倡合理利用,创新工作机制,让富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古镇、古村落在特色小镇建设中赢得尊严、享有地位,让历史文脉永远延续。循着这一思路,通过一系列活化利用的探索实践,逐步形成文物活起来、居民聚起来、产业兴起来的良性格局。大致分为三种模式:
一是成片保护、活化利用的模式。最具代表性的要数松阳模式。松阳隶属于丽水市,是浙江中部的一个山区小县,一直以来发展相对滞后,但古村落资源极为丰富。一方面,这些古村落可资现代旅游发展的独特文化价值十分突出,但另一方面,由于年久失修,保护维修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没有结合特色小镇建设,没有国家文物局和中国文物基金会的指导与支持,很难想象会有一个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工程顺利启动。
实施“拯救老屋行动”这项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工程,既改善了原住民的生活条件,又带动了民宿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拯救老屋行动”基础上规划建设的松阳茶香小镇,亦因此脱颖而出。这种政府引导、民间组织、村民参与、共同致力于传统村落复兴的做法,收到了特色小镇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共生双赢的效果。
二是修旧如旧、充分利用的模式。这类案例最多,不少特色小镇建设中,均有效果不错的实绩。仅举一例,比如杭州市余杭区在规划建设梦想小镇时,就很好地照顾了原有环境肌理,保留了历史形成的江南水田、历史老街、近代水泥厂等遗存,尤其将以无虫、无霉、无鼠、无雀著称的天下粮仓(共6组12座)原封不动,稍作整修,或辟为陈列馆对外开放,或成为青年创客追逐梦想的创业乐园,周边配置各种创业要素单位,古今交融,韵味独具。
三是建新如旧、传承发展的模式。主要体现在具有浓郁民族建筑风格地区的项目建设上。如在我国唯一一个畲族自治县——景宁县,规划建设畲乡特色小镇,其中开辟的畲族风情展示体验区,就是按照传统畲寨建筑风格和建筑工艺打造复制了一个原汁原味的畲寨,虽然仿古新建,但畲族文化符号纯正、建筑标准严格,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历史传承意义。当然,这种模式不宜多搞,多了滥了必定适得其反。尤其要避免拆了真遗迹、建造假古董的行为,以免贻笑后世。
浙江建设特色小镇的时间不长,总体上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还需要用心观察、用心思考、用心提高。特色小镇建设中的文化建设问题,更是一个宏大的课题,特别需要悉心培育。新型特色小镇在进发的每一个岁月里,如何更好地扮演传承区域历史文化、建设区域现实文化、开辟区域未来文化的领头雁、示范者角色,助推文化建设新高潮,不只是一个实践问题,还是一个理论问题,需要潜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