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们看惯、也看厌了现代都市的繁华,纷纷走进乡野,去感受传统村落的古朴和静谧,古村落旅游随之兴起。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古村落大都停留在建筑的“古”上,游客看到的往往是静态的古建筑,却不闻鸡犬之声,不见原住之人,这样的古村落不免少些生活气息。
城镇化进程加快,古村落日益凋零。一方面是城镇化推倒了古建筑,让古村落的旧风物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是城镇化吸引着古村落的居民向繁华地区迁移,大量原住民进城求学、务工、经商等,让曾经繁华的古村落变成了今天落寞的“空巢村”。
原住民是古村落的魂,人一走,魂就没了。原住民是古村落传统生活方式、耕作方式、民俗风情的载体,一草一木之栽种,一砖一瓦之搭建,一针一线之缝补,都是村民活动的痕迹,也都让村落充满生机活力。村落本就是人集中居住的场所,而只见风物不见人影、只见游客不见居民、只闻车鸣不闻人语、只有客人没有主人,这样的村落不免失掉了神韵。
原住民是古村落的点睛之笔,有他们在,村落就是一副鲜活的生活画卷。如江南水村的河边,洗菜、淘米、浣洗等,村民怡然自得的样子,令人羡慕。可惜人一走,这些古村的诗情画意都不见了。
要留住原住民,留住古村落的魂。很多古村落保护者的理念相对僵化,认为既然是古村落,就要停止一切发展,要保持原汁原味。这是保护的误区,会人为中断古村落的自然演变过程,最终将村民驱赶出去。保护古村落,不止是在古建筑上修修补补,让风景尽善尽美,更要保护古村落的原有秩序、生活节奏和静谧的氛围,要尊重古村落原住民寻求发展的权利。只要让老百姓在这里生活得有滋有味,只有让村落里的历史遗存是“活”着的,古村落才不会变成一座空壳。
沉寂多年的古村落,如今枯木逢春,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要借着春风,让原住民积极参与到古村落的规划和保护中来,为古村落发展注入一股亲民的自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