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悠久而厚重的传统农耕文化,仅有博物馆珍藏器物、存留记忆是远远不够的,立足当代,面向未来,传承文化,教育后人,才是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我们应该把中华农耕文化记忆传承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不仅要办好实体博物馆,还要进而建成数字博物馆和智慧博物馆,同时还应在开展调查研究、资料汇集、媒体传播、活态呈现、开发利用、创新发展等方面努力,主动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当为工作重点:
第一,国家有关部门对全国各地创建农耕文化专题博物馆的热情应予鼓励和支持,加强宏观指导,把握正确方向,促进健康发展。条件成熟时,加强馆际沟通交流,引导和组织馆际横向联合,互相借鉴,携手共进。社会文化建设管理机构应重视发挥农耕文化博物馆、展览馆的作用,通过一定方式和措施,使之更好地融入社会文化建设工作体系之中,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第二,切实加强学术研究,深入发掘传统农耕文化的内涵。在重视整理和利用历史存留的珍贵资料基础上,要把注意力更多集中在针对传统农耕时代尾部的深入研究,因为这个时期的传统农耕文化最为成熟,它不仅承载着漫长农耕时代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成果,而且距离我们最近,最便于开展抢救性田野调查和实证研究。通过深入挖掘和整理,对传统农耕文化进行系统性地扒梳,辨别良莠,提取精华,传承弘扬。
第三,积极推动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开发应用和传承发展。鼓励和支持休闲旅游业开发利用农耕文化资源,通过器物展示、活态呈现、体验感受、观光采摘等手段,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从而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西安高陵大型农耕文化体验园“高陵场畔”及其关中农耕文化博物馆,就是成功的范例。这里每到周末游客可达数万之众,节假日更是摩肩接踵,异常火爆。
第四,多途径推动优秀农耕文化的传播与弘扬。大力倡导现代传媒、教育领域、文学艺术领域,以优秀农耕文化为素材进行宣传教育和艺术创作。近年来许多电视台和网络新媒体以回归自然、守望家园、传承文化、莫忘乡愁为主旨制作播出的栏目和作品,广受欢迎。社会上陆续涌现的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旨的文学艺术作品和学术成果也颇受青睐。
许昌学院中原农耕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韩晓民的散文集《民间记忆》(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年出版),社会反响强烈,先后获得河南省民间文艺金鼎奖和第二届“杜甫文学奖”;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开展的“农耕回望·文脉传承”大型图片巡展以及传统儿童游戏夏令营等诸多活动,受到公众广泛欢迎。这些都充分说明以农耕文化为切入点弘扬传统文化,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总之,留住农耕文化的根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值得关注,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