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中国佛寺的多重功能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8-01-23 11:16:12
核心提示:  寺院以其巍峨壮观的殿堂,悲智双融的佛菩萨像,庄严富丽的法器供具,浩瀚的藏经及柱壁门溢上随处可见的经文、槛联,僧尼清净
  寺院以其巍峨壮观的殿堂,悲智双融的佛菩萨像,庄严富丽的法器供具,浩瀚的藏经及柱壁门溢上随处可见的经文、槛联,僧尼清净离欲的生活方式和威仪风度,向人们直观地展现出三宝的形象与佛教的基本教旨教风,在观瞻者心识中留下佛法僧的深刻印象。寺院实为住持三宝的实物性表征,为瞻望佛国净土的窗口。中国人受三皈五戒的佛弟子未必很多,但直到如今,一生未曾到佛寺观瞻游览者恐怕没有多少。

  作为瞻礼祈祷的投诚之地,佛寺首先提供了满足广大民众最迫切的宗教需要的实体。朝山拜佛,拈香祈愿,是比三皈五戒的佛教圈子大得多的广大民众信仰佛教的基本方式,这种低层次的信仰尽管带有中国传统多神崇祀的气味,其正面的教化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观瞻礼拜、祈祷供养,即使是出于某种世俗的功利目的,也起码能使人放松心理负担、获得精神安慰,受佛菩萨形象的熏染,心灵得到净化,并积集了福智资粮,种下了成佛种子。《法华经》偈云:“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礼拜供养,功德更不可思议。


  佛寺、经像给予民众的这种究竟利益,及安定人心、净化人心的社会教化作用,不是短浅的经济眼光所能衡量的。佛寺作为住持僧宝居止之处,自然成为佛教法事活动和弘扬佛法的中心,成为联系佛教与民众的枢纽。讲经说法、举办法会集体念佛参禅等学修活动,从来都在寺院中进行。佛寺还是培育弘法人才的学府,无数高僧大德,都是在寺院的洪炉中冶炼,成长为人天师表。诸宗之学无不诞生于寺院,多数佛学撰述都出于寺院中的高僧之手,寺院实际上也是历代佛学研究的机构。

  从文化方面来看,寺院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文化设施,在文物保管、旅游观光、图书收藏、外交、文艺、园林、医疗、武术等多个方面,都有其不容忽视的文化价值。中国大型佛寺多建于通都大邑、名山胜地,有“天下名山僧占多”之说。寺院装扮祖国山河,点缀名山胜景,是具有极高游赏价值、丰富文化内涵的不可或缺的人文景观。那红墙黄瓦、雕梁画栋、飞檐塔影、暮鼓晨钟,与历代僧人精心培植的园林花木相辉映,与自然景观结合为一体,提供给人们一种超凡脱俗的清净境界,所谓“僧寺无尘意自清”,使人在赏心悦目中默受佛光法雨的沐浴熏陶,得到清凉安稳。

  自古以来,游观佛寺为雅俗相共的高级享受,唐人“偶来萧寺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的诗句,道出了人们游贫佛寺所得的受用。中国佛寺几乎无不有几百年、上千年的历史,无不是文物古迹,日语名为“文化财”,而且集古建筑、园林、雕塑、碑碣、书画、楹联、题咏、图书等为一体,实为宗教胜地、博物馆、文物馆、艺术馆、园林的综合体,较之现代新建的那些单纯游乐的园林亭台,无疑要有高得多的文化价值、游览价值,对开展旅游事业极为重要。

  多好的自然景观,一缺了佛寺的点缀,便如同一个美丽的物品不具装饰及内在美,吸引力便会降低许多。综合了文物、图书、园林、艺术、佛事活动、僧宝于一体的佛寺,是保存、传续东方传统文化精华的最为牢固的基地。即仅从游览观光而言,能给予人多方面的传统文化熏陶,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好课堂。宋儒当年观佛寺钟鼓齐鸣,梵呗清幽,僧众威仪整肃,进退有序,赞叹“三代礼乐,尽在于斯”,从而激发他们复兴先秦儒学。现代人游观佛寺,起码应能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甚而激发有识者继承传统文化、振兴中华文明礼乐的信愿。

QQ截图20180123103955

  就社会福利事业而言,中国佛寺自古以来就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福利设施。依大乘利乐众生的精神,隋唐时代的佛寺曾设有救济养护贫病孤弱的悲田院、养病坊、和积集佛教净财的“无尽藏”(一种佛教银行)。佛寺曾收留保护过各种难民,解决了一些社会问题。隋文帝、武则天、唐宣宗、明太祖等帝王,即位前皆曾寄迹于佛寺。佛寺还成为贫土寒儒读书治学的处所,古来不少名人,如刘勰、范冲淹等,都曾读书于佛寺,不少名篇巨制是在寺院中写成。饥谨年月,佛寺还往往施粥施药,赈济灾民。近代以来,佛寺开展社会福利事业的传统进一步得到发扬,不少寺院曾办过学校、幼儿园、养正院、医院等。

  此外,中国佛寺还是一种生产机构。解放以后,农禅结合的传统进一步发扬,寺院一般都经营工、农、林业等生产,近十年来又有开办素餐馆、茶馆、旅馆、法物流通处、旅游服务部等,直接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贡献。佛寺护山育林的成绩,更是显而易见。

  具有多方面有益于社会的功能,积藏着大量珍贵文物、图书、艺术品的佛寺,自属佛教和全社会的宝贵财产,应受到珍惜爱护。然而,在十年浩劫中,多数佛寺遭受劫难,经像、文物被毁坏,殿堂被占,仅在文物方面的损失,即须以亿万计,至于人们精神上所受的损伤,社会所受的污染,更是残及后代。但愿这种宗教的、文化的、精神的劫难永远再不会出现。
 

本文标题: 佛教文化——中国佛寺的多重功能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2059.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