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传入中国已近2000年的历史了,与本土文化早已溶为一体,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寺院遍布华夏九州。在清朝之前,寺院并不仅仅是礼佛的所在,也是传承文化与教育的所在。
“寺”在古代是专指皇帝的行政机构的,大理寺在旧曾是掌管审谳平反刑狱的官署。寺最早是从北齐开始设立,以后历代王朝都延用其制,直至清朝。大理寺的主要职责是专门审核天下刑名,务必刑归有罪,不陷无辜。刑部、都察院合称三法司,称为“寺”的机构还有:鸿胪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等。
《释名》寺,嗣也,官治事者相嗣续于其内也。《唐书·百官表》汉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司农,少府为九卿。后魏以来,卿名虽仍旧,而所莅之局谓之寺,因名九寺。
《汉书注》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
汉明帝时,摄摩腾自西域白马驼经来,初止鸿胪寺,遂取寺名,为创立白马寺。后浮屠所居皆曰寺。
永平十年,汉明帝派特使把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两位法师迎请到了中国,是鸿胪寺负责接待的。次年,汉明帝下令在洛阳城雍门西面,按天竺僧伽蓝摩,梵语的意思是“僧众所住的园林”样式建造了房屋,依照当时的习惯,也被东汉王朝称为“寺”。因为寺内的经书是用白马驮来的,朝廷便将其命名为“白马寺”。这是中国第一座佛寺。
白马寺是当时朝廷直属的行政机构。目的是翻译经典,同时也指导大众共同修行。隋唐以后,寺作为官署的称谓越来越少,而逐渐演变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用名词。
历史上的佛寺,相当于现在的大学,目的是普及教育。佛寺里面有藏经楼,起到了现在公共图书馆的作用。所存图书不单单佛教经典,儒家道家的经典都有收藏。很多读书人,象王阳明、朱熹、范仲淹这些大儒,都曾长时间在寺院里挂单读书。而且寺院定期有佛法的讲座,是普及佛法及大众共同修行的场所。
围绕白马寺,有种种传说,从建筑成分讲,有殿、有塔、有画,依照的是“天竺旧状”,用政府机构去命名,在汉文化中尊贵含义的建筑概念,更主要的是在建筑形式上就接受了汉文化的礼制。寺实物原样已无法可考,现在能看到白马寺把主建筑排列在南北纵轴线上:山门、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卢阁。佛寺与皇宫布局上的相似,故宫的沿南北纵轴线是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干清宫,只是规模和气派更大。都是坐北朝南,纵轴展开,左右对称,堂堂正正,尊卑分明,秩序井然。
佛寺之为寺,在汉文化建筑体系中属于贵的等级。“寺”的起源与贵相连,揭示了佛寺在汉文化建筑体系中的高等级的一般特征,显出了佛寺在高等级中的宗教性特征。
“庙”是中国古代祭祀天地鬼神的地方,在中国的历史可能比“寺”更长远,例如:孔庙、武侯庙、关帝庙、岳王庙、龙王庙、孟姜女庙、屈原庙、妈祖庙、山神庙、土地庙、城隍庙等等。功能不一样,称谓也就不一样。汉文化的庙是依等级而来的,《礼记》中说:“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太庙”是帝王的祖庙,其他凡有官爵的人,也可按制建立家庙。
庙本已为群体建筑“前宫后庙”、“明堂宗庙”中的一个部分,当宫与庙分开来之后,庙也就根据自己的等级和其它因素而成为独院式、二重、三重或多重院式的形制了。
“离离在宫,肃肃在庙”宫庙一体。汉文化之庙,在建筑结构上都是相似的。如北京白云观、广西恭城孔庙、浙江绍兴禹庙。与佛寺比较一下,再与皇宫、府第、四合院对照一番,庙是供奉不同于人世而又与人世相关的祖宗之处,祖宗已属神的世界,佛从西来,也被看成是神,因此佛寺合为庙。佛寺的建筑自然而然地进入汉地庙的形制之中。
佛寺是与汉文化建筑体系融为一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寺和庙在布局规整和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上进入了汉文化的建筑体系之中,并进行正常运转和发挥功能。但佛寺之为佛寺,而不是道观、府宅,在于有独特的建筑符号,即佛塔与佛像。寺中有塔,一望就知为佛寺,殿里有像,一见便晓为佛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