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美丽乡村创建势头强劲,计划“十三五”期间全国建成6000个左右的美丽乡村。但美丽乡村建设正处在起步阶段,实践中对“什么是美丽乡村、怎样建设美丽乡村”还认识不足,因此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和误区,未能很好地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要求。
主要表现在“六不”:美丽乡村建设劲头足,但审美与建设理念不高;村庄类型各具特色,但发展定位不准;重视乡村民居建设,但宜业、宜游发展不足;重视农业生产功能,但休闲功能拓展不够;农村民俗资源丰富,但乡味不香、农味不浓;中华历史文化深厚,但开发传承明显不足。
因此我们认为,根据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重点把握“穿越”“乡味”“古韵”“自然”“繁盛”“大美”这六大元素,营造美丽乡村“美”的意境,打造异彩纷呈、各具特色的中国美丽乡村画卷。
1、历史文化村重在体现“穿越”
历史文化村落是承载历史文化传统的较大聚落,或多个聚落群体形成的自然村落、村庄等,有厚重的文化积淀,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极其珍贵。历史文化村的发展理念是“穿越”,以穿越历史、传承文化为理念,打造大气磅礴的中华历史画卷。发展思路是树立“珍品意识”,探索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模式,把历史文化遗产挖掘好、保护好、展示好、利用好。
重点任务是要对历史文化村镇进行摸底,深入挖掘历史故事、历史传说、历史任务、历史遗址、历史文物等文化遗产资源;精心选择人文主题,深入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保护好每一个细节,保留、修复、重建以呈现历史场景;精心制定开发规划,实现文化与环境融合、文化与农业融合、文化与旅游融合,真正把历史文化展现出来,把村落文化价值体现出来;另外要重点制定历史文化村的经济、生态、文化融合可长期持续发展的机制、技术或方案。
2、民俗(农耕)文化村力求做足“乡味”
民俗文化村是具有丰富系统的民谣农谚、农民艺术、传统手工绝活、农事礼仪、婚嫁、民间音乐、戏曲、祭典、节庆、饮食、风物、舞蹈、工艺等优秀民俗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文化展示和传承的潜力大的自然村落。
发展理念是做足“乡味”,让人闻“乡”而来,创建现代人神往的回归自然的精神家园。发展思路是打造“乡风、乡俗、乡情、乡音、乡耕”一体化乡村田园,能够使现代人接触“自然”、体验“农耕”、品尝“本味”、采风“乡土”、体会“民俗”、感悟“敬畏”、敬畏“自然”,把农业“三生”理念、富民强业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融合,形成可持续发展。
重点任务是进行民俗文化深入挖掘、溯源与整理;确定民俗文化主题,植入文化、演绎文化、延伸文化、丰富文化;研究传统农事民俗文化和现代农村生产活动方式融合发展模式;做好民风民俗展现、乡土文化体验、民间工艺作坊、农家农事参与等项目建设,再现农耕文明场景,打造中华寻根、寻梦之旅。
3、古村古寨旨在感受“古韵”
古建筑村落是指现存古民宅、古祠堂、古戏台、古牌坊、古桥、古道、古渠、古堰坝、古井泉、古街巷、古会馆、古城堡等历史文化实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丰富和集中,能较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的村落。
发展理念是“古韵”,营造“千年依旧、古韵悠悠”的古村意境。发展思路是围绕“古韵”的主题,从村落布局、建筑风格、地理地貌、生态环境、人文、人物、生产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入手打造古村古寨,做到各方面自然协调,体现古朴风貌。
发展重点是对古村落的历史文脉、人文特色、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科学系统地评估;保护修复各种古迹以及有价值的传统民居;在开发古村落的旅游资源要尽量保持原貌,避免过度开发经营,尽可能减少商业味;发掘人文文化,一定要把人文特色融入到古村古寨建设中,提高品位和韵味;修复古村古寨周围的生态,使古村古寨与环境自然协调。
4、生态旅游村主导畅想“自然”
生态旅游村具有独特的地理风貌、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村落建筑保护较好、生活生产方式顺应自然、天地人和谐共生的村庄。
其发展理念是畅想“自然”,回归自然,打造天人合一的世外桃源。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屋中春鸠鸣,树边杏花白”“才了采桑又插田”的平静田园生活。发展思路是以“山、河、沟、岭、原、塬”等地理地貌为特色,构建多彩多姿的美丽乡村画卷。
发展重点是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地理风貌、村落布局、产业与生态协调一致;山区利用山林、山野、山舍、山珍、天然氧吧、古刹等资源,发展生态养生和休闲观光,打造远离尘嚣、清新淡雅的世外桃源。江河流域突出体现江河文化、远古生产生活和自然景观,展示回归古朴生活方式。沟、岭、塬地区利用独特的地形,突出观光和放松身心,构造景观林、梯田、农耕园、窑洞等,营造山野农夫的真实生活意境。
5、现代新村追求体现“繁盛”
现代新村是经济条件好、有主导产业、已建成现代化的新型农村社区。其发展理念是“繁盛”,创建富足、现代、文明的“新时代、新风尚、新生活”欣欣向荣美丽乡村。发展思路是展示村庄历史变迁,通过富足农村、现代农业、新型农村产业、新时代风貌,突出现代新农村的发展活力,引领示范全国现代农村、农业发展。
发展重点在于三个提升,村貌提升:绿化、美化、亮化、“文”化;村风提升:崇尚文明、管理民主;产业提升:发展现代农业、有机农业、休闲农业、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低碳环保加工业、乡村旅游业、传统手工业、农村信息服务业等农村新型产业体系。
6、景观产业村突出展现“大美”
景观产业村是产业优势和特色明显,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实现了农业生产聚集、农业规模经营,具有大美田园风光的自然村。
其发展理念是“大美”,打造农业景观效果,以“以农造景、以景带旅、以旅促农、农旅结合、协同发展”为理念,形成大美产业。发展思路是打造农田景观,在田间种植出具有色彩景观的构图;打造林业景观,形成层次丰富、色彩绚丽、四季有景可观的林业彩带;打造特色产业景观,如万亩荷塘、万亩桃花、观赏鱼景观等;挖掘文化,把文化融入产业,如举办桃花节、特色产品博览园等;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发展特色加工,挖掘产品附加值,变产品为礼品。
发展重点是做好景观产业村的统筹考虑和总体设计,使村村各具特色,一村一景,避免雷同,村村能连片成带;完善景观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服务水平,深度开发旅游项目;提升产业科技含量,拓宽产业功能,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加强宣传和营销;重视村民素质、技能、经营管理的教育与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