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特色小镇已经成为城市化的一种重要模式,居住在特色小镇已经成为许多人的追求。”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郑新立在3月24日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高峰论坛暨特色小镇合作开放大会上说。
郑新立认为,对我国而言,促进特色小镇蓬勃发展,更是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重大举措。“特色小城镇更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钥匙,一个特色小城镇,对周边有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特色小镇不仅仅是一个小镇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系统性的包括大量的产业、人口,甚至公共的福利资源向小镇转移的趋势,它改变的不仅是整个社会的结构,甚至能改变整个人类文明的结构。
“可以说,通过镇企业对接、特色小镇的发展改变目前资源过度向大城市集聚的城市化的趋向,共同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的道路。”郑新立指出。
特色小镇可解决“城市病”弊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经历了世界上历史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过程,城市发展可以说是波澜壮阔,2016年,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7.35%,在此基础上国家还制定了2020年的发展目标,即城镇化率达到60%。
迅速兴起的大大小小的城市在集聚生产要素,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由于城镇化很大程度上是在各地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间自然形成的,缺乏明晰的战略规划引导,带来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
“发展比较快的大型、特大型城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房价极高,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形成了二元结构,既不利于培育稳定的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又造成了新老居民之间基本权益的不平等;更重要的是城市结构布局不合理,城市总量明显偏大。由于资源分配不平衡,在城市群内部行政区划常常扭曲了资源的合理配置,繁华的都市往往被周边贫穷的农村所包围,形成了经济发展的巨大的落差。”郑新立表示。
在他看来,发展特色小镇,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前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弊端。与大城市相比,特色小镇的好处主要在于:位于城乡接合部建设特色小镇,有利于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实现城乡产业融合,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
有利于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精致、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完善配套的医疗、教育等服务设施的小城镇居住的生活质量将会优于大中城市;
还有利于形成完整高效的产业链,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释放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吸引一批企业事业单位从中心城区转移到特色小镇发展。郑新立认为,这能有效破局我们目前所面临的“大城市病”和中小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如何有更好的发展,以及乡村怎样避免走向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