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文化遗产的艺术精华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8-02-10 09:25:24
核心提示:  中国园林文化遗产内涵丰富,古典园林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自然美融糅,诗画情趣,蕴含意境。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
  中国园林文化遗产内涵丰富,古典园林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自然美融糅,诗画情趣,蕴含意境。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皇家园林气魄恢宏、庄重华贵、南北交融、中西合璧的独有的意境特征,代表如承德避暑山庄;私家园林大多建在城市内,与住宅相结合,采用堆石成山、凿地成池的方式,种植花木,精心布局,可感受到“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趣”的意境,代表如苏州古典园林留园等。

  创作风格与理论中国古典园林师法自然,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自然美学思想决定了其崇尚自然、追求天趣的风格特点。布局和建筑常采用写意的方法,园林中的山水,不可能是自然山水的如实模写或按比例缩小,师其意,取其神,而遗其形[4]。我国古代李诫的《营造法式》、计成的《园冶》、文震亨的《长物志》、李渔的《一家言》等论著,包含了丰富的园林创作理论,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最高创作理念,“多方胜景,咫尺山林”、“相地合宜,构园得体”、“疏水之去由,察源之来历”、“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等。

QQ截图20180209171210

  创作手法主次分明——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建筑的布局也遵循主次分明的原则,通过建筑和空间的主从组合来体现;疏密有致——如假山的造型布局,山石群峰位置、山石效纹、小品配置、植物点缀等,都要做到疏密有致;虚实相生——在园林中,虚实互穿插交织,呈现出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情景;动静皆宜——游客沿着园中观景主线进行的连续观赏活动,以较少的时间欣赏多样景色,领略多种山水林泉风貌,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反映了艺术的运动特点;藏露互补——常运用欲露而藏的手法表达园景意境的深邃,有如“犹抱琵琶半遮面”,常通过山石、建筑、植物等遮掩,产生一种欲显而隐的含蓄美感。

  创作元素山石——是中国古典园林丰富空间,渲染山林野趣的重要元素,假山是山水园林中的主要物质结构,掇山叠石艺术,是中国造园的独特传统;水体——理水的意境和手法,源于自然界的水体,既师法自然又高于自然;建筑——园林因建筑而增光添彩,同时园林又是建筑的延伸和扩大,园林建筑是人工构筑和自然环境的艺术综合,是构园中心,是园林美的审美客体。园林建筑楼、亭、榭、舫、廊、厅、桥,建筑小品如漏窗、云墙、铺地、石凳石桌、栏杆、花架等,类型十分丰富;植物——园林各构成要素中不可或缺的要素,缺少了便无法从宏观上作整体性的园林空间配置。品类丰富,寄寓文化的载体,托物言志时使用频率很高,具有很高的美学观赏、生态恢复和促进经济等方面功能以及文化科普价值。

  审美思想儒、道、佛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思想意识,它们三者相互融合相互交织,在对待自然的观念上均主张顺其自然,与自然保持和谐关系的自然观[5]。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重礼尚乐,尤以仁为其崇高境界,常把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一种象征。儒家文化的宇宙观就将世间万物综合为天、地、人三才,而人为宇宙的主体,须“敬天爱地,与天地参”,故“崇尚自然,师法自然”成为中国城市古典园林建构所遵循的审美准则,在造景中重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意于物、以物比德。

QQ截图20180209171423

  道教倡导超世脱俗、返朴归真,主张通过清净无为来实现人合于天的天人合一理想,并以道的核心哲学观、清净无为的价值观和小国寡民的社会观共同构成了以自然为中心的道家思想。在园林上则表现为主张虽由人作,苑自天开,崇尚在有限的空间环境中整合自然山水、花木、道路、建筑以及文学艺术等人文因素,从而达求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

  释家崇尚以自我精神解脱为核心的人生哲学,追求得意忘象,求之象外。追求一种化景物为情思的意境美和无我至乐天悦的艺术精神。深受影响的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趋向于清、幽、静。禅宗文化对有限与无限的自然空间的审美体验,又为释家园林这种形式上有限的自然山水艺术提供了审美体验的无限可能性,在一定的思想深度上构筑了文人园林中以小见大、咫尺山林的园林空间。

  此外,皇权至上的政治思想影响到皇家园林艺术,作为最高统治者,为表明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园林表现强调宏大、规整的特征。文人隐逸文化则主要影响了文人园林和私家园林艺术,而使人们领悟自然美和彰显寄托人格精神的圣地。古代狩猎神话表现的生态主义,昆仑神话体系和东方蓬莱神话体系所表现的浪漫主义和虚无主义,这些神仙思想以及风水学理论的和谐艺术都影响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
 

本文标题: 中国园林文化遗产的艺术精华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2215.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