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园林——看古代传统园林建筑风格和造园艺术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8-03-02 10:24:16
核心提示:  古典园林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它特色鲜明地折射出中国人的自然观和人生观。与西方园林艺术相比,古典园林突出地
  古典园林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它特色鲜明地折射出中国人的自然观和人生观。与西方园林艺术相比,古典园林突出地抒发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和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与热爱。

  园林艺术是一种藉由造园来表达精神的产物,中国文人园林的出现,为自然山川和自身人格价值体系构建出某种更为直接的联系,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状况以及人们的精神需求”。

  明清园林是我国造园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在明朝后期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的影响下,园林艺术迅速兴起,且盛极一时,作为明清园林的主要参与设计者,文人“雅”、“逸”的审美情趣在园林设计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QQ截图20180302103205

  园林之雅在园林艺术中体现为“优雅”、“雅静”、“别致”。世道野蛮,文人自当以优雅与之抗衡。他们远离政治,寄情于优雅的文人活动。除了焚香、鼓琴、弈棋之外,他们亦沉湎于花木山石。

  园中亭台楼榭的坐榻隐几往往是他们“鼓琴以舒其思”或“书画以舒其情”之处,建筑的通透性也可使园主及其朋友随时领略布局格调独具匠心的花木与山石。他们把对花木山石的迷恋纳入生活范围,把它们当成一种寄托于生命的闲隐生活状态,文人们也以此自我标榜对世俗文化的抗争;世情喧嚣,文人自会寻求静境。

  拙政园的涵青亭倚墙而立、临水而建,该亭四个发戗横空出挑形似凤凰展翅,当红日西斜,背面粉墙即会出现建筑与湖石的剪影,给本来平直、单调的墙体增添出一抹飞舞的动势,结合湖水的水波潋滟形成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为整体空间带来无穷的意蕴。

  再如该园的梧竹幽居亭,设计者在它四周白墙上分别开具了圆形门洞,于不同角度可看到或重叠、或交错的分圈、套圈、连圈等景观,身处亭中的不同方位往门洞外眺望则可以看到不同景色,或是身后长廊的花窗,或是代表夏季的湖景,或是春季的翠竹,或是秋季的梧桐、松树,一步一景,构思巧妙、极为别致。

  “逸”的本义是逃跑,直至何晏《集解》中的“逸民者,节行超逸也”,“逸”字遂逐渐失去本意而指代人格上一种超尘脱俗的生活形态和精神境界。在艺术领域中,人之逸也逐渐演化成艺之逸。延伸至园林艺术,“逸品”的审美意义集中体现为“野趣”、“生趣”。

  中国古典园林代表――明清江南园林大量借鉴了山水画中写意的创作手法以展现园林的自然形态。造园过程中园主尽量提取大自然中的“自然”元素建造园林,以示他们对大自然的亲近之意,但这种自然元素的提取并非是对自然景物的全盘照搬,而是一种对自然“精髓”的提取,以土石营造“一峰山则太华千寻,一勺水则江湖万里”的园景,构筑出“以小见大、咫尺山林”的文人园林空间形态。

QQ截图20180302103237

  少胜多、简化繁的“简”、“淡”空间构筑手法,为有限的“雅”、“趣”园林环境提供了最大限度的空间概念,是园主胸中意气之抒发以及对自然山水神韵之再现。

  如苏州狮子林以假山著称,园东部叠山全部以湖石堆砌,其山洞的处理并不完全以自然山洞为蓝本,而是采用迷宫式的设计创意,假山造型也以佛经狮子座为原型进行了抽象与夸张,这种融禅宗之理、园林之乐于一体的园林设计出自明清园林设计师源于自然且高于自然地提炼与创新,是园林艺术“逸”的体现。

  几段独具匠心、有着新奇立意的文字可使整篇文章增色,同样,构思精巧的巧筑异构也能使园林景色丰富、立体。明清造园师们在“叠石理水”、“移步换景”、“楼阁依倚”、“花木掩映”等方面殚思竭虑的设计思考,是其园林艺术审美情趣的生动体现。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成就举世闻名,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设计准则和集传统文化与工艺等于一体的艺术综合特性,使得写意性中国山水园林有别于其他国家的园林形式,成为世界三大园林之一而闻名于世。

  明清时期,园林艺术进入精深发展阶段,无论是江南的私家园林,还是北方的帝王宫苑,在设计和建筑上,都达到了高峰。现代保存下来的园林大多属于明清时代,这些园林充分表现了中国古代传统园林建筑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造园艺术。
 

本文标题: 明清园林——看古代传统园林建筑风格和造园艺术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2302.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