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目前特色小镇发展现状,朱奕龙建议:特色小镇创建应遵循“少而特”、“少而精”的原则。以大中城市“城乡结合部”和块状经济区域为重点,打造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四位一体以及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创新创业平台。
3月6日,《中国企业报》记者就特色小镇建设中的相关问题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朱奕龙。
针对目前特色小镇发展现状,朱奕龙建议:特色小镇创建应遵循“少而特”、“少而精”的原则。以大中城市“城乡结合部”和块状经济区域为重点,打造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四位一体以及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创新创业平台。
全国政协委员朱奕龙
去年年底,在《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因地制宜地坚持产业建镇,朱奕龙建议应增加新兴类产业导向。在现有产业导向基础上,围绕经济转型升级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产业领域,增加科创、文教、高新技术等产业类别,培育“面向未来”的特色小镇。
同时,朱奕龙提到了要强化要素服务保障。集中人力、资金、土地等资源供给,做好行业领军人才的引进工作。朱奕龙进一步将目光关注到了农村人才队伍的建设上,他提出农民创业创新存在一些瓶颈性问题,比如创业创新融资难、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培训内容形式单一、社会化服务薄弱。
为此,他建议: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打造三个平台。着力打造部委、省、市、县四级农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农村产权交易信息平台、农产品交易信息平台体系,突出政府推动农民创业的主导地位和农业经营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
为进一步推动农民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他认为应该着力打造三支队伍:
一是遴选优秀农业企业家,培养一支现代农业战略发展型人才队伍;
二是选拔土专家、农业科技人员和优秀农业专业大学生,培养一支农业技术创新性队伍;
三是选准农民中涌现的“能人”和“高手”,培养一支农业技术实用性人才队伍。
特色小镇以产业为基础,“一带一路”跨境电商的发展可以说为小镇的发展锦上添花,朱奕龙提出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境电商体系,建议由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积极参与以国际物流、国际金融、国际通关、海外仓等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跨境电商产业生态体系。
同时,大力支持电商龙头企业建立电子贸易平台,通过“市场驱动、多方参与、共治共享”,争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取得主动权。(文/《中国企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