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王庙,是山西定襄县的知名古迹,位于县城北关,建于宋徽宗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另说建于金代),元至正六年(公元1346年)、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多次修葺,但均未改变宋代木构特点和风格。
该庙所在早年为寿圣寺,寿圣寺坐北朝南,原有正殿在唐朝祭祀定襄王李大恩,宋宣和年间祭祀灵显王李靖,东配殿供奉玉皇大帝,西配殿供奉关公。元末寺废,仅剩西配殿,成为独立的关王庙至今。
关王庙明间大檐额,两头并出柱头,不是通长三间,为宋《营造法式》相关条文提供了罕见的现存实例,是关王庙重要文物价值点之一。
庙内关王殿为金代原构,较为珍贵,殿内三国故事壁画为嘉庆八年(1803)所绘,十分精美。庙内金、元、明、清碑刻对关羽封号及其修建经过记述甚详。
关王庙的斗拱结构有八种之多。正脊脊心琉璃小楼,为明代精品。古旧沧桑的门框,为元代旧物。殿内塑像为近年新塑。
国内多有砖砌拱券结构殿宇称无梁殿者,木构殿宇被称为无梁殿的似乎十分罕见。关王庙别称无梁殿,名称来由有多种说法。个人理解,定襄人称房屋纵梁为dan(四声),称横梁为梁。关王庙中开间上无横梁,故关王庙被俗称为无梁殿。
出于保护古建考虑,今世在殿内两侧分别补加两支撑明柱。
定襄关王庙,已历经895年的岁月,在全国现存众多关庙建筑中,似乎仅晚于山西阳泉郊区之关王庙(重修于宋宣和四年~1122年),是全国现存最古老的关庙建筑之一。2006年以宋代古建筑的身份,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