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作为一种旧乡愁与新乡土相结合的产物,被称之为有温度的住宿、有灵魂的生活。在多主体的共同推动下,民宿近年来呈现井喷式增长,以杭州地区为例,仅2015年上半年杭州西湖周边的民宿数量就激增了四成之多,民宿俨然成为各路群雄逐鹿旅游的重要战场。
民宿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综合体,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最有效的切入点,更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它对于落实农村发展新理念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民宿经济发展让农村前所未有地如此完整地浸淫在市场经济之中,让农民前所未有地如此酣畅地漫游在市场海洋之中,这才是民宿经济给农村带来的最大改变。
乡村民宿是把农宅改造成“外土内洋”的旅馆酒店,是把精致小屋安放在绿水青山之中,是把城市现代生活搬到乡村来过。民宿,是让游人在绿水青山中享受宁静,在蓝天白云间行走呼吸,在乡土文化中领略神奇,在乡村农家里休闲度假。乡村民宿,一个成熟的旅游市场,一个规范的旅游产业,一个可复制的经营模式,一个新颖的经济业态。民宿经济,更是融合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切入点,整合农村资源的“牛鼻子”,关联农村整体发展的大平台。
让农村“风景这边独好”
昭示着农村未来发展方向的新经济业态中,乡村民宿经济无疑具有巨大的成长空间。不经意间,乡村民宿近些年来如雨后春笋般地成长起来,风景这边独好。山垄、小溪、竹林、茶园、田野、岛屿,原先还是荒凉寂寥,无人问津,现在却是万象更新,一个个主题凸显并充满活力的民宿展现在人们面前。一个个原先已经衰落冷寂的村落发展成为生机盎然的民宿旅游专业村。
乡村旅游,始于农家乐,进而民宿游。如果说农家乐是乡村旅游的初级版,是一种初期的、浅层的、单一的乡村旅游,那么民宿游就是乡村旅游的升级版,是一种深度的、休闲的、多元的乡村旅游。两者边界在当下乡村旅游中还很难厘清,但民宿游肯定是更高业态的并能连接未来趋势的乡村旅游。
让农民“自主创业”
民宿游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起源于日本、英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民宿旅游,大规模兴起的时间也只有30多年,但其太过诱人的商机模式很快风卷全球,成为全世界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业态。
数以亿计的城里人都愿意且有条件到乡村来度过一段宁静的时光,这为民宿游发展奠定了必然性。几十年来一直喜爱倾力建房造屋的农民,完全可以为民宿游提供宽敞舒适廉价的民宿房子。丰富的乡村民俗风情和自然景观,为乡村民宿游创造了诱人的大市场。
民宿旅游带来最完全的市场经济,更是让农村的变化在短时间内会超过过去几千年的总和。这个结论,不是学历史的记者臆想出来的,而是无需太复杂也可以想象出来的,更是建立在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可以解读的,特别是在一个不会太久的时间里就可以预见的。
民宿游更是经营性的创业性收入,其收入会成为农民收入结构中最丰厚的一部分。民宿经济带动当地农产品快速且升值进入市场,让一产农业收入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民宿游会贡献相当数量的就业岗位,让农村一部分剩余劳动力有了工资性收入。可以说,民宿经济发展让财产性收入、创业性收入、一产农业收入、工资性收入,叠加组合在一起,为农民增收打开了一个无限空间。
民宿经济发展让农民收入拥有更完整、更稳定、更丰厚的多元结构。民宿旅游让农民自用住宅空闲房间,成为旅店宾馆商用,从而有了一笔可观的财产性收入。只有财产性收入和创业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体,农民才能从根本上真正富裕起来。
全面深刻地改变着农村
民宿经济发展,让寂静凋零的农村再度热闹活跃起来,让农村传统文化在流动升值中得到传承发扬,让农村存在的许多积弊随之消失,它的积极影响将助推农村面貌的根本变化。
民宿经济发展对于农村改变是全面的、深刻的、长远的。随着民宿经济这一现代服务业在农村的蓬勃兴起,各种要素开始流向农村。打工者回来了,年轻大学生回来了,创客乡绅回来了,资本回来了,政府的政策、资金、公共产品也更多向农村倾斜。这对改变农村的作用是决定性的。这股力量让寂静的农村再度热闹,让凋零的乡村再次繁荣,让荒芜的土地再现绿色。
任何一个民宿旅游,都会把民俗文化资源开拓到极致。农村风俗民情和文化价值,只有在升值的流动过程中才能永久保持和传承下去。民俗旅游,恰恰是民俗文化流动升值进而传承的好载体。只要民宿旅游兴旺,这个地方的风俗民情和文化价值就能得到更完整的传承。何况,众多都市游客带来的现代文明和文化,也会深深地影响和改变着乡村的一切。
乡村民宿经济的发展兴起,是新时代乡村改造和建设的继续,是农民创造和政府扶持的结果。一个新的乡村经济业态,一个新的乡村社会形态,一个新的乡村生活生态,正在从来没有这么近地向我们走来。民宿经济给广大农村带来了一抺美丽亮色,带来了一股清新活力,带来了一种深远影响。它们点燃了农村文明进步的光明前景,焕发出古老乡村的旺盛生命力,延续着千百年农村持续发展的强大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