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随着乡村休闲、民宿游的火热,农业类特色小镇成为特色小镇建设中的一个捷径。农业类特色小镇的打造,并不简单。如果不从最初就考虑企业化运营,不考虑利润,农业类特色小镇会“死”得很难看。不只农业特色小镇,包括所有特色小镇必须要经由消费链条来检验,从消费端考虑出路。
为什么要发展农业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产业为王。在中西部偏远地区,我国的广大农村工业基础薄弱,想要发展具有鲜明业态的特色小镇,不少开发者都把目光集中在相对比较容易的农业领域,希望通过发展传统的第一产业,在此基础上延伸产业链条,以农业带动小镇的发展。
就目前来看,改革开放至今,农业依然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尤其是对于承接城市和拉动农村发展的特色小镇来说,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农业服务、休闲农业必将发挥重要作用。我国农业开始从传统的农业大镇转向休闲农业特色小镇发展,逐渐形成了集农业、休闲、生态、旅游、消费等一体的产业集群。
特色农业小镇的内涵
特色小镇的特色之处,无外乎就是通过挖掘自身的资源禀赋,设计出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产业链条,从而吸引人们前来安家落户,进行生产和生活。如果为了特色而人造特色便是偏离了政策的初衷。而利用自身的优质农业资源打造农业类特色小镇将是一条实事求是的道路。
农业特色小镇建设路径主要是依靠当地的农业特色产业和不可复制的地理环境因素。比如因为偏僻而留存较多的传统村落,承载着古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吸引大批都市白领前来观光,从而造就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新疆的水果普遍比其他地方的水果要甜,适合瓜果出口等等,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采取的发展定位也不一而足。
因此,建设农业特色小镇是需要打造具有明确的农业产业定位、农业文化内涵、农业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项目。它是通过现代农业+城镇,构建产城一体,农旅双链,区域融合发展的农旅综合体。它是旅游景区、消费产业聚集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三区合一,产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如何打造农业特色小镇
特色农业小镇应以文化为精髓,以农业产业为特色,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抓手,打造壮美现代田园、多彩文化演绎,创新产业示范,活力宜居的城乡农业旅游共同体。
值得注意的是,农业特色小镇不是简单的圈地造城,也不是对城市生活的照搬照抄,关键在于利用当地的农业产业特色优势,营造一种区别于都市的生活方式,从土地到餐桌到床头的原乡生活方式。原乡生活方式从空间上看,是一个系统圈层架构:
第一层为农户业态,包括每一农户所提供的餐饮、农产品和民宿方式;
第二层以村落为中心的原乡生活聚落;
第三层为更广阔的半小时车程范围内的乡村度假复合功能结构。
而从产品业态角度看,原乡生活方式包括“耕种体验(采摘、种植),农产品体验(加工、饮食、购买),民俗民风体验(节庆、活动、演艺),风貌体验(建筑风貌、景观风貌、田园风貌),住宿体验(民宿、营地、田园度假酒店)”。当然,原乡生活方式离不开完善的城市标准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支撑。
农业特色小镇的发展,应与美丽、智慧乡村建设结合。“美”是外在环境打造,“智慧”体现在内在管理和大数据、信息化思维。我们学习欧洲的达沃斯小镇、巴登-巴登小镇,是要学习其背后完备的产业链条。未来无论是农业特色小镇,还是休闲农业的发展必须要摒弃资源决定论的狭隘观念。农业特色小镇成不成功,能否成功,要从消费端、消费链条来检验。
“田园综合体”是出现在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的一个新词。文件指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此后,《关于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办{2017}29号)明确表示,2017年将确定在河北、山西等18个省份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每个试点省份安排试点项目1~2个。中央财政从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补助资金中统筹安排,支持试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