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了解协调,共建徐霞客古道。当前宁海岔路、天台泳溪都非常重视徐霞客古道的保护,修复和改造,两地在古道保护和开发过程中的合作共建意义重大,这里说的共建,区别于联建。笔者认为,在古道得保护和开发过程中,两地要互通信息,让两地都了解和掌握对方的建议动态、规划思路,避免重复建设,特别是筋竹岭头等重要连接地,连接线双方制定规划时要综合统筹考虑,摒弃你干你的、我做我的理念,要有协助共建的心理,共举霞客大旗,各建特色品牌。
近几年岔路镇政府利用社会力量、民间资金,在临近甬台交界地顶峰村修建了筋竹庵,可谓金碧辉煌,非常漂亮,被称之为王爱的布达拉宫。也曾闻泳溪要在筋竹岭头筹建筋竹庵,庆幸的是泳溪乡规划已经作了调整,将在筋竹岭头建造徐霞客纪念馆,取消了建造筋竹庵的计划,这是开放合作中取得的进步和提升,值得点赞。试想若真在同一区域建两座筋竹庵,其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现在王爱有千亩桃园,泳溪有计划中的千亩香榧园;王爱山有《游记》中记载的筋竹庵,泳溪有计划中的徐霞客纪念馆,并已经在筋竹庵岭头建设成徐霞客小公园;王爱山北面有白溪,白溪水库浙东大峡谷,已有一定的知名度。南面是清溪,上游为泳溪,有筹建中的是清溪水库。岔路、泳溪各有特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保护和开发好徐霞客古道旅游资源。
古道保护和开发不仅是局限于古道本身,而应包含古道沿线景点景区的建设,要把沿线的塘孔古村、桃园、红岩谷以及正在建设中的上金国际财神谷等景点景区综合起来构思,重点要做好筋竹岭头、稍场、冠峰等重要连接点连接线的建设,这些节点的建设要有自身的特色,突出个性吸引眼球,要有吸引游客的功能,筋竹庵可以增加一些徐霞客的元素。
游客来到筋竹庵,不仅有宗教意义上的活动和思考,也能对徐霞客在筋竹庵吃饭,在天台上游览的联想。“稍场”古称“高强路廊”,宁海县志记载:“自岔路街西南南至白溪村十二里六分,又西北到高强路廊七里,共十九里六分,入天台县足界”,“坐字岩路”就是当年徐霞客去华顶山之路,稍场系山里人砍树、砍柴休息的场所,笔者认为可以在此处重修路廊,打造“稍场”文化,展示古、今山里人生产生活和路人歇脚休息的记忆。季节性的观光农业也应该与古道旅游资源紧密联系,把王爱上的景点通过这条古道串珠成线,笔者大胆设想,王爱山的季节性观光农业能否让“山顶随处种麦”再现,
王爱山的春天,桃花,杜鹃花.........野花相映美不胜收,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相邻桑洲镇的油菜花知名度已相当高,岔路王爱山打油菜花品牌已经意义不大,设想引导村民大面积种植小麦或许能打造出有自己特色的品牌,小麦冬天就能看到绿油油的麦苗,然后是麦穗,夏天看金灿灿的麦浪。麦苗与韭菜不分的大有人在,小麦之间可以适当种一些韭菜,这样还可以增加科普教育。
宁海的麦饼全国有名,种小麦的既可以作为季节性的观光农业,又可以成为宁海麦饼的原材料供应基地,一举两得。餐饮业既是乡村旅游的需求,也是村民增收的重要途征,笔者了解到王爱山和泳溪目前餐饮业都比较薄弱,不能完全满足游客的需求,建议两地政府加强引导和政策扶持,加快推进民宿、农家乐的发展。共建还可以体现在对外宣传上,两地的领导、学者、读者、工作人员可以用微信互相转发宣传报道,岔路“养生小镇”,泳溪“泳溪播报”都可以通过建立交流群、朋友圈转发,放大宣传效应,有些内容可以合力宣传。
天台国清寺无尖塔、石梁。相传有三位神仙斗法的故事,说的是古时候有三位神仙斗法,一位在天台国清寺造塔,一位在天台筑石梁,还有一位在王爱山红岩谷造桥,要求在鸡叫之前完工,其中造梁的神仙,唤来两条龙将龙舌一接,便大功告成,而造塔和建桥的需要的材料,准备起来比较费时,正在两位神仙紧张准备之时,筑完石梁的仙人闲来无事,就过来捣乱。他学起来公鸡打鸣,两位神仙一听鸡叫,只得停止作法。
所以,国清寺就有了一座无尖塔,而王爱山红岩谷就有了峡谷两岸几乎对称的仙人桥墩和遍布山坡的奇特石景。这样的故事如果说好了,对外宣传好了,游客到了任何一个地方都会对另外两个地方产生好奇心。通过两地合力宣传,放大宣传效应,使游客到了王爱山就有想到天台走一走的想法;游客到了泳溪里,就有想到宁波看一看的愿望,这就是双赢之作。
所以,国清寺就有了一座无尖塔,而王爱山红岩谷就有了峡谷两岸几乎对称的仙人桥墩和遍布山坡的奇特石景。这样的故事如果说好了,对外宣传好了,游客到了任何一个地方都会对另外两个地方产生好奇心。通过两地合力宣传,放大宣传效应,使游客到了王爱山就有想到天台走一走的想法;游客到了泳溪里,就有想到宁波看一看的愿望,这就是双赢之作。
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为全国各地的徐霞客古道增色,由其为筋竹岭头至弥陀庵段古道披上了浓浓的色彩。“而雨后新霁,泉声山色往复创变,翠丛中山鹃映发,令人攀历忘苦”,宁海、天台两地都会引用《游记》美妙的写景语言,赞美自己的山色。江南大学吕锡生教授认为这是记载宁海景内的情景。
笔者也认同吕教授的见解,但对天台泳溪的做法持开放态度,“四月初一日”所记载的并非是宁海某处特定景点的景色,只是一路之上,泉水的大小,山色的浓淡,不时变化……种种美景,令人忘却了登高攀爬的辛苦。又走了十五里,就在宁海和天台交界的地方,王爱山与泳溪紧邻,细读《徐霞客游记》感觉当年的徐霞客真没有把宁海天台分开来说的意思,天台泳溪以此为傲,对外宣传也没有什么不妥,合力宣传能增加学者对天台山、王爱山更大的关注。
岔路泳溪高举霞客大旗,发展乡村旅游方向一致,岔路以打造王爱山徐霞客山地公园为己任,泳溪以建设徐霞客风情小镇为目标,两地对外共推这段古道线路,能使游客有别样的感觉。走在这条古道上的游客随时在甬台两地漂移,时而在宁波登山健身,时而进入天台休闲养身,时而到宁波旅行,时而在天台观景,不知不觉中可能会脚踏两府。在这种少有的古道上行走的游客能产生的心境,其他地方难以体现。
五年前,泳溪乡用王爱山筋竹庵的图片进行对外宣传,笔者同样持开放态度,这样的宣传只会增加筋竹庵的知名度,筋竹庵现有的地理位置不可能因泳溪的宣传而移动,共享,还可体现在徐霞客《游记》研究成果的共享,宁海可以吸收天台的经验,宁海的研究成果也可供天台参考,两地合力,把《游记》研究成果,转化为旅游资源,推动两地乡村旅游的发展。
在全域旅游战略的指引下,跨地区旅游合作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笔者曾在3个乡(镇)分管旅游工作,涉及旅游工作十余年,有较深的旅游情结。笔者期待岔路泳溪的旅游合作会更广、更深。徐霞客游线申世遗正在路上,今年3月,徐霞客的出生地江苏和《游记》开篇地浙江,收篇地云南,三地政府领导、学者齐聚中国旅游日发源地浙江宁海,共商徐霞客旅游文化发展大计,宁海的“开游节”推动了中国旅游日的诞生,为徐霞客的研究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笔者憧憬随着徐霞客旅游线申世遗工作的推进,宁海与全国各地徐学研究、旅游、申世遗更深更广的合作会顺势而上。
【参考文献】
1《徐霞客游记白话选读》吕锡生主编,广陵出版社出版。
2《宁海县志》光绪版
文章来源:微信号(宁海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