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到乡村去生活,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时尚、高端、奢侈的生活方式。乡村生活的闲适性,正是当下休闲旅游市场所追求的,它具有无穷的吸引力,已经成为中国未来最稀缺的旅游资源。从旅行到旅游,是从小众到大众的进步;而从旅游到旅居,则是从大众到小众的回归。只不过,这种回归是高端的、闲适的和更加个性化的,有时甚至是特殊定制的。这是旅游者消费心理走向成熟的结果,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方式之一。
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精髓在乡村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共五首,其中之一有这样的句子:“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其系列《归园田居》恰恰是对耕读生活的最真切的描述。
古代农村是耕读乡村,秉承耕读传家,劳作滋养身体,读书修身养性,由此形成古代乡村特有的物质与精神生活良性循环的模式。就旅游资源来说,中国社会的封建时代较之于欧美封闭而漫长,其最具典型的形态是农耕经济,最直接的外在表现是田园风光和乡土风情。
这首诗的后几句是:“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种直抒胸臆的感情表露,在传统农业时代,其回归自然的期盼是热切的;在后工业革命时代,更有现实意义,其不仅是反映了现代城里人向往的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乡村情怀和乡愁情结。
这首诗足以说明,中国的乡村有我们所渴求的旅游资源,既然有所求,定然有所依。
中国文化对于欧美国家一直是神秘的,而乡村则是中国的文化秘境和集聚点。乡村不仅有陶渊明笔下浸润于古老土地的乡村情境和美好意蕴,更有沉淀在骨子里的、浓厚的农耕文明和精神。事实上,中国五千年文明就是农耕文明,现今尚保留下来的近300万个古村落携带着中华文明的密码,承载中华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仍存活的文明形态和文明历史。从历史的视角看,离开乡村就无法解读中华文明。包括乡村建筑和田园在内的人文与自然形态是乡村文化活的载体。乡村真正的价值是中国文明、文化之根。
从乡村旅游到乡村旅居
根据过往国外发达国家旅游发展规律,在后工业革命时代,必然引发乡村旅游革命。乡村旅游源于工业革命,乡村旅游却依赖于生态革命。工业革命在给人类带来丰富物质享受的同时,也使城市失去人类不可缺少的自然环境;信息革命更是在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同时,造成世界性城市文化雷同化的负面影响。正是由于人们意识到环境的恶化,会使人类失去栖息地,乡村旅游才受到城里人青睐,成为旅游发展的新热点。
乡村旅游发展是风头正劲,但随着全域旅游的推进,未来乡村旅游不可能是景区化发展,不可能是观光为主。事实上,乡村哪有那么多的风景,好的风景早已圈起来成为景区,有的只是生活体验。
这样说来,对于乡村旅游的定义是不准确的,这既是旅游发展初级阶段观光概念的固化,又是受到了当前旅游主导产业形势下,要政绩、走形式、重利益的劣风影响。对于乡村旅游,更多的可以说成是乡村旅居。我们明白,这个观点是小众的,但我们希望为大众所接受,起码一些有乡村情怀的人已经接受了。因为这个观念如果端正了,乡村旅游发展就有了方向。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会议集群、休闲商业集群、文化创意集群等服务业新兴产业开始外移,未来在远离城区的区域将形成环境优越、配套完善的,既宜居又宜业的区域。以乡村旅居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可以将居住和旅游融为一体,提高人的生命质量,达到生活和工作无间相融的生命状态。
当休闲成为常态,旅游就成为一种休闲方式;当乡村旅游成为时尚,乡村旅居就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旅居模式呼之欲出,乡村旅游未来必定走向乡村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