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七大战略,其中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全新战略,这是针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提出新的国家战略目标后做出的新的战略决策。实施新的两大战略,是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大趋势和大背景下展开的,与我国正在实施的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有紧密联动关系,彼此之间应该相互支撑、相互推动。
我国城市化进程还没有结束,目前城市化率大约在58%左右,据有关预测,2020年会达到60%左右,2030年达到70%左右。未来还会有两亿以上的农村农业人口进入到城市化地区的非农产业去就业居住,成为城市常住居民。
十九大报告有几句很重要的论述值得我们关注。一是要实施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二是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第一句表明,要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形成各类生产要素能够在城乡间自由双向流动高效配置的体制机制,特别是要为城市现代化要素(技术、人才、管理、资金)与农村土地生产要素的高效结合提供制度保障。
第二句表明,如果我们能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这条发展的城镇格局,考虑到今后我国人口的80%以上都会居住在20个左右大小不等的城市群地区,会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这是因为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发展相对较快,而且在越长越大,而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相对不足,对各类要素吸引力不够,这一对比和差距引起了一些担忧。
因此,较长时期一直有人认为,小城镇和特色小镇作为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城市与乡村的纽带和缓冲地带,应该得到更加健康的发展,更好服务于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更好迎合城市居民特别是大城市特大城市居民日益涌现的对乡村乡愁和青山绿水的价值追求和回味,更好发挥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支撑作用,过去甚至有人提出“小城镇大战略”的构想。
正因为如此,无论是国家领导人还是政府有关部门,都给予特色小镇发展这一在浙江率先探索的模式高度的重视,并希望将浙江特色小镇建设中的好模式和好样板,推广到全国的其他地区。许多地方也纷纷组团到浙江去参观学习,希望学到特色小镇发展的浙江模式和经验。
从各地特色小镇的实践看,特色小镇不同于普通的行政建制小城镇,一般是基于小镇所在地资源禀赋或其他优势条件,在一定的城镇空间范围内吸引资本、企业、技术、人口等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聚集,形成能够发挥当地禀赋优势、服务于更大范围消费群体的特色产业,以及依靠产业支撑的小镇。这一特点使得特色小镇更能够成为创新和创业的平台,成为特色产业培育和发展的平台。
从特色小镇的产业支撑看,特色小镇的特色产业有基于本身独特禀赋优势内生的产业,也有围绕所在地区支柱产业集群配套的产业,具有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融合产业、城镇、人口、服务等多种功能的空间载体,能够吸引人口、资本、技术、企业等聚集并逐步发展壮大,其非行政区建制的特殊地位也为创新小镇管理和运营模式提供了便利,对当地发展起到了支撑推动作用,也为周边城市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和配套,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值得关注的创新探索和尝试。
全国不少地区政府甚至出台了专门的激励政策和培育建设标准,试图推动特色镇的快速发展,一些投资运营商也各取所需,纷纷加入到特色小镇的投资建设和运营中。从某种程度上说,浙江特色小镇的探索实践已经转化为全国多地特色小镇发展的一股热潮,值得关注并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