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时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期。特色小镇建设为我们提供了产业发展新平台、“四化同步”新载体和新型城镇化供给侧改革新抓手,具有重要的时代性意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关键时期。但特色小(城)镇建设目前存在着以下7大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
(内容整理自发改委规划司司长陈亚军主题发言)
一,概念不清,定位不准。一些地方把特色小镇当成一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而且越到基层越明显。比如有些地区把特色小镇等同于一般的小城镇建设,在几十乃至上百平方公里的空间范围内推进建设。再比如把特色小镇等同于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或者企业运动的综合体项目,只注重单一功能,而忽视了城的综合功能。这些穿新鞋走老路的做法,混淆了特色小镇的概念,违背了特色小镇建设的初衷,很难实现在一个集聚的空间范围内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
二、盲目发展,质量不高。一些地区抱着抢抓国家政策红利和多报的心态,大干快上,层层加码有些地方政府跟踪发展,只管要帽子,不管到底有没有基础,能不能建成,都要打造一个特色小镇。有些地方急于求成,破坏吸收在短短三年或者五年之内建成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特色小镇,刚才徐主任也讲建特色小镇并不是那么容易,没有8-10年时间不可能建成。有些地方用地粗放,重增量的扩张,轻存量的改造,脱离原有建制镇区开辟新区来建设,引发新一轮用地冲动。有些地方生态环境保护不力,一些地区存在挖山填湖破坏山水田园的现象,这种做法难免会劳民伤财,破坏环境,影响环境。
三、同质化严重,特色不鲜明。一些地区简单模仿,照搬照抄浙江的经验,学形不学魂,甚至是东施效颦,比如生搬硬套,很多小镇以文化旅游、休闲养生为主题,还有很多基金小镇,内容雷同,确定的形态和功能脱离实际。再比如自身特色挖掘不足,一个规划设计方案多次复制,在产业特色、建筑风格和小镇整体风貌上没有体现地区的差异性,失去了特色,小镇就失去了生命力,既可能浪费资源又会丧失发展机遇。
四、政府主导倾向明显,市场化不足。一些地区依然沿用传统的开发思路,不注重发挥市场作用,中西部地区特别明显,比如以领导的意志替代市场的规律,一厢情愿发展自认为有前景的特色。再比如在融资方面,政府投资比例不高,依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又比如混淆了政绩的角色,政府不仅在投融资方面给企业背书,还包揽了很多本该企业承担的职责,这可能导致小镇难以长期可持续运营,甚至出现空镇鬼镇的现象。
五、重物不重人,搞形象工程。有些地区没有坚持以人为本,重物质建设和外观美化,忽视人的生产生活需要,比如重产业轻配套,强调发展高大上的产业,忽视环境营造和生活配套,缺乏对人特别是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再比如为营造新景观,抛开原有的正确良好文化基础,按照建新城思路另起炉灶重新建新城。再比如一些地方讲原住居民集体迁出,忽略原居民的生产生活需要,这实际上是造新城的延续和变异,极易催生大量的形象工程,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美好期待。
六、盲目举债,积累财政风险。一些地区抱着借钱赚政绩,欠债下任还的心态,大量举债建设特色小镇,比如政府投入大,占比过高,少数依靠转移支付维持运转的建城区这些中心地区尤其严重,政府配套投入资金规模大大超出当年县级财政的收入。再比如,盲目攀比投资规模,或为了考核任务,利用县级平台公司融资,再比如对存量债务和新增债务缺乏统筹,对偿债资金来源缺乏考虑,这些不顾及本地财政实力的做法,会放大地方财政报表,增加地方政府财务风险。
七、房企过度参与,小镇地产化。有些房地产企业以特色小镇知名,变相搞房地产开发,比如一些地方盯着怎样利用土地,怎样开发管理获取土地收入,再比如以发展产业之名圈地,小镇内房地产占比过高,产业及相关配套明确不足。再比如小镇商业模式不成熟,后续盈利能力堪忧。又比如房企不具备专业运营能力,存在跑路的风险。放任房地产圈地小镇,很容易形成一批新的房地产诉求,给政府带来维护和社会治理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