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加快特色小镇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着力点、支撑点。通过特色小镇建设,持续推进一批乡村特色产业、文化旅游,加快一批特而强、聚而合、精而美、活而新的特色小镇茁壮成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我国建设特色小镇是浙江省率先提出的。特色小镇是浙江特色产业、新型城市化与“两美浙江”建设碰撞在一起的产物,既非简单的以业兴城,也非以城兴业;既非行政概念,也非工业园区概念。梦想小镇、云栖小镇、基金小镇、艺尚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茁壮成长,成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有力抓手,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的范例。
建设特色小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力特色产业建设是基础。特色小镇的“特”主要体现在产业特色上。让身处乡村的老百姓过上富裕的生活,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要以特色产业为基础,实现“产业兴旺”,因地制宜,走产业兴镇、产业富民、产业支撑发展的路子,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例如瑞士格拉斯香水小镇格拉斯,小镇30多个香水工厂处理着来自各地未经加工的花材原料,形成香水生产业,构建了完善的香水产业链。美国从事糖果制造的好时小镇拥有100多年历史,从一家巧克力工厂开始,现已建设成为3家现代化的巧克力工厂,成为美国负有盛名的巧克力主题旅游城市。产业选择决定小镇未来。
产业定位不能“大而全”,力求“特而强”。必须紧扣产业升级趋势,锁定产业主攻方向,构筑产业创新高地。每个特色小镇都要紧扣本地特色产业和历史经典产业,主攻最有基础、最有优势的特色产业,不能“百镇一面”、同质竞争,要差异定位、细分领域、错位发展,发展要有个性、独特性、差异性。
建设特色小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力特色文化建设是根本。“特色小镇”不只是一个经济名词,也应该是一个文化名词。有没有文化特色,直接影响到一个“特色小镇”有没有灵魂、魅力和长久吸引力。许多欧美小镇的特色来源于历史名人,无论是哲学家、文学家、科学家还是教育家、收藏家、艺术家,他们在欧美小镇里的故居文化往往都是保存得较好的,历史上许多名人的庄园、农场、博物馆、文化传承空间也都完好地保存了下来,例如丹麦的安徒生故居、挪威的格里格故居等。
在欧美,“大学城”文化也十分突出,无论是英国的牛津、剑桥、美国的哈佛、斯坦福、意大利的博洛尼亚等,都有独具魅力和象征文化传承高地的校园小镇。文化是特色小镇的“内核”,每个特色小镇都要有文化标识,能够给人留下难忘的文化印象。
建设特色小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力规划引领是关键。浙江特色小镇基本都是根据地形地貌,做整体规划和形象设计,既不浪费资源又能充分因地制宜。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我们要坚持规划先行,高起点编制发展规划,做好小镇空间布局、项目谋划,让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时尚、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做到“一镇一风格”。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制定符合本地特色小镇发展实际和特色的政策,以点带面,从源头上引导特色小镇健康发展。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特色小镇,在这“特色”里既有地域特色,又有文化底蕴,既有产业特色,又有旅游资源。既然是小镇,不妨从“小”里去找特色、挖细节、寻亮点,把“小”特色做成让人流连忘返、印象深刻的精品文化,赋予一座小镇新的形象、新的活力。特色小镇,就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