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城市快速发展的另一面,
是许多被时代抛弃的农村。
信息障碍可以被移动互联网打通,
但基础建设还有很大的不足。

为了解决中国农民“因病致贫”的严重问题,
香港沃土社曾经出资180万,
与政府、设计师、村民一起合作,
在湖南保靖昂洞建造了
「中国最美乡村卫生院」

这个别出心裁的卫生院,
出自非盈利设计组织「城村构架」

它由建筑师主持,
目标是研究中国农村城市化过程,
并参与到具体的建筑实践。
它里面就包括了两位港大建筑系老师
林君翰+JoshuaBolchover
只看外观,
你一定想不到这是个卫生院。
这座大楼花费近3年时间才完成。
它不出所料地成为了昂洞地标,
还曾入围了RIBA国际奖提名。
建筑师在之前接受的是精英教育,
不接地气的想法常表现在工作上。
如何解决低成本建造,
是项目成败的关键问题。
昂洞卫生院模型

原本的卫生院是50年代建造,
由于年久失修已成危楼,
重建是个迫在眉睫的事情。
而且大楼面积不到400㎡,
实际可供使用的床位只有4个;
卫生院也没钱配置电梯,
虚弱的病人要靠亲属上下背扶。
昂洞卫生院旧址

卫生院地理位置

这里面有一个不常见的做法。
由于旧址位于乡镇中心区,
附近又无法开辟新场地用于建造,
所以新楼选择跟旧楼相伴而生。
旧楼-共生-重生的设计构思演变

在接下来2年多的建造期中,
旧楼的功能仍旧保留,
不影响村民正常看病。
当新楼的主体完成,
旧楼的功能才会被取代,
同时开始拆除工作,
在旧址搭建无障碍坡道。
施工现场:建坡道

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
项目也会发动村民一起建造。
大伙一起来做,
可以促进集体互助的意识。
四层的主楼与L型坡道连成一体,
围合出了一个院落,
有阳光有绿树,
还提供台阶供当地人休息。
鸟瞰照片

虽然这是一个现代感的建筑,
但外立面材料是由拆除的青砖搭建。
当村民们走在街上,
并不会明显感到这里的不同。
不过当内院的一侧,
建筑师选择了另一种肌理。
用镂空圆洞来采光,
白天基本就不需要额外照明了。
内院照片

为了顺应光照效果,
建筑师测试了不同孔径和方向的砌块。
最终选择了3种用在了建筑中。
3种基础模块,仔细看能发现不同

他们开发了一个灵活的铸造模具,
可以改变方向和孔洞的距离。
经确认后进一步制作塑型模具,
再由当地批量生产混凝土砌块。
这既满足通风、采光、维护,
也实现了现代美学上的额外要求,
「低技派」有了数字化设计的效果。
纹理别致的穿孔砖

当你穿过一圈圈的坡道走向屋顶,
又可以看到村中的景象。
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公共建筑。
新建的面积接近原本的4倍。
村民们终于可以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了,
周边一万两千人的健康有了基础保障。
这样丰富多彩的设计,
却只比一般卫生院增加了10%的造价。
明亮的病床位

建筑师从来不是救世主,
他们只是做着一些有希望的事情,
这个过程会有反复、困难、质疑,
只有热爱设计的人才能坚持下来。
林君翰长着典型的亚洲脸。
他的经历也很丰富:
出生在台湾,移民美国学习,
后来回到香港任教,
却把中国农村建筑研究当成了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