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乡村古迹真的就要消失了吗?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8-05-05 08:08:36
核心提示:  这些年我数十次来到山西游历写生,奔走在各地的城镇乡村里,用钢笔速写的形式记录那些濒危古建筑的现状,对于广大农村日渐凋
  这些年我数十次来到山西游历写生,奔走在各地的城镇乡村里,用钢笔速写的形式记录那些濒危古建筑的现状,对于广大农村日渐凋零的古迹境况有一些了解,就以泽州县巴公镇的西郜村为例来说一说。

  西郜村原名塔里,早在北魏时期就已经形成,宋、金以后称作浩村,明清以后商业飞速发展,生意做到了河南、山东等地。那时候此地环境优美,山明水秀,繁荣富庶,文风鼎盛。村中有张、李、许三个大姓分布于村落三方,各建有自家的街巷、宗祠、关帝庙、大士阁、髙禖祠,并共有文庙、会真庵、九仙台、二仙庙、崇寿寺等文化和宗教场所。时至今日,村中幸存的庙宇和古民居已经不多了。

  信步在村中游览,看到不少古宅都已经荒废倾颓,仍在被使用的也是破败不堪,有些大宅子前后好几进院落,因年代久远,许多房屋都不同程度的发生梁架倾斜变形或者木料糟朽、屋顶漏雨坍塌的状况。如果想要按原貌修缮则需要巨资和专业古建筑维修队伍,现在的住户根本无力承担,因此就眼睁睁看着老屋破败下去,或者干脆迁居他处,老宅最终便彻底坍塌消亡了。尤其现在新盖的红砖瓦房相比起修缮老宅子,成本并不算高,还可安装下水道和太阳能热水器,大玻璃窗也比老式的木隔扇门窗具有更良好的采光效果,许多人都选择了到别处盖新房,也有些人拆掉老宅子,就地建新居。现在的西郜村是新村环绕老村,老村在日渐凋零,曾经人烟稠密的古村中部随处可见残垣断壁,荒草丛生。

  QQ截图20180503131002

  画面里是一户老宅子的第二进院落,正房和厢房里分住了好几户人家,年轻人都去城市里打拼新生活了,留下的多是些老弱妇孺。据说此院原是一座当铺,当地就称其为当铺院,是村中保存较好的老宅子之一,但前院也已经塌毁了,现在的居民多是土改之后分到的房子,所以对这院子的历史也不甚了解。我坐在长满了湿滑苔藓的青砖地上,边画边跟身旁看热闹的老人们聊天,夸赞他们的房子好。老人们告诉我,这房子原来的确很漂亮,后来有窃贼专门偷盗老房子上的木雕饰件,只要家中没人,大白天就敢上房拆卸,疯狂极了。至于那些荒废的老房子,木雕砖雕和石雕更是很快就被盗运一空,他们为了拿到几块砖雕就直接拆墙,为了撬走几个雕刻精致的柱础,甚至不惜推倒承重的柱子,搞垮整座房子。

  还有的老人觉得自己没有能力了,要不早就搬走了,认为住在老旧的房子里并不是一件体面的事情,有本事到城里住楼房才是很多人所向往的,这也是乡村中对于古民居的一种观点,面对这些状况,说什么全面保护古村风貌就显得太苍白无力了。

  QQ截图20180503131008

  本地民居有一部分在二层楼外加设前廊,并装饰精美的木雕,前面的当铺院正房和画中这所老宅子的南房都是如此。眼见屋顶已经严重透水变形开始塌陷,上边杂草丛生,但仍能感受到昔日主人家的富有和建筑的华丽,这房子恐怕也是来日无多了,不过看打开的中门和卷起的竹帘,一层还是有人居住的,院中其余大部分房舍则是空置状态,有的门口已经野草丰茂,明显是废弃很久了。一所全部由两层楼房组成的高大宅院,实际上仍在使用的面积只是一个角落,其余部分在任由自生自灭,每当看到这样的状况,心中就充满了惋惜,但毫无办法,古村落的保护说到底是要靠当地原住民来进行的,外来的游客有什么资格自己住在宽敞明亮的楼房里,却希望乡亲们继续留在破旧、潮湿、采光不好的危房中为我们守护所谓的古老风情。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农村人口的减少,许多村落的萎缩和消亡已经成了一种趋势,并且速度不断加快,我所能做的也只有多拍几张照片、多画上几幅画以留存记忆了。

  这幅画中的老宅子是村中另一户当铺院,不甚大的古村中原来有这么多当铺,倒是很耐人寻味。可见这是清代晚期的建筑,已经没有很复杂的装饰和雕刻了,变得更简洁朴素,不知是否代表着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已经衰落或是传统建筑已经走向没落,手工匠人的技艺也大不如前了呢?一所两进大院也荒废了多半。

  画完这座当铺院后已经是下午,我在西郜村仔细游览,又见到了几座古朴的村堡门楼和清代小庙,这里仅关帝庙就曾经有四座,已经有一座被拆掉了。村里本有一处相当大的二仙庙,保存完好,文物价值很高,前几年被拆掉盖成了粉红色的水泥大楼。而村小学的白色教学楼也是不顾反对强行拆掉了文庙五开间悬山顶的大成殿之后盖起来的,村中原有的大小庙宇已经七零八落,所剩无几了。这两年在村下发现了矿脉,据说已经有人动了把全村迁走开始挖煤的念头,后来恰逢煤炭市场不景气,这一规划才搁浅了,千年古村未来的命运将会如何呢,我只能默默地祝福了。

  通过对西郜村蜻蜓点水的游览和写生让我感触颇多,其实这里古民居和庙宇的境况也仅仅是山西广大农村的一个缩影。山西的古建筑为什么保存的多,一是古时候这里商业繁荣,比较富裕,有能力修建和修缮很多庙宇和民居;再者山西的乡亲们淳朴善良,对祖先敬畏对信仰虔诚,无论是信奉佛道还是地方性神灵,都不是随便应付的,在建庙时候会认真造出精品,平时维护起来也会尽心尽力,不敷衍了事,在战争和各种运动中都竭尽所能保护这些庙宇少遭破坏,因此今天山西留给我们的古建筑是全国最多最好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人口尤其是年轻人大量向城镇转移,乡下人口日益稀少,留守的多是老人和孩子,很多的古老宅院无人居住照看,逐渐就坍塌了;还有的村庄比较富裕,盖起了大片新房子,传统的古民居或者被拆旧盖新,或者被废弃。许多村中的庙宇也多是如此,无人维护,年久失修,倾颓垮塌。

  再者现在的文物盗窃十分猖獗,从房顶的琉璃,檐下的木雕、房基的柱础到石刻石兽,只要能搬走的都有人偷,许多庙宇被偷得精光,连屋脊都光秃秃的。再比如我看见许多建筑的柱础被撬走,仅以几块砖头一垫了事,还有根本连砖头都不垫就强行拆走柱础的,可想而知,没有了柱础的房子构架很快就变形下沉坍塌了,这种仅为了一个价值并不高的柱础就不惜毁掉一座几百年古建筑的杀鸡取卵式的疯狂偷盗情况越来越多,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我想大多数人看古建筑都会想看到它真实的本来面貌,也就是风尘仆仆地从历史中走来的模样,可是一些地方富裕之后,也许是出于好心对破败的庙宇或者古民居等古迹进行修缮,但由于缺乏专业的古建筑修缮理念和技术,没有专业的古建筑队伍参与,仅凭一腔热情就开工,经常把庙宇修得花红柳绿,艳俗不堪,完全失却了文物本身应有的特征,和新建的仿古建筑别无二致,这样的修缮对于文物本身来讲又是一种伤害甚至就是毁灭。这些类情况见的多了,怎能不痛心疾首深感忧虑。这些年也有许多古建筑得到了专业的修缮,使一些濒临倒塌的古迹在尽可能保存自身文物信息的情况下获得新生,这就是好事,我支持这种专业性的修缮和保护,反对盲目胡乱的修缮。比如前阵子在电视上曾经报导过山西一些古建筑状况堪忧的事情,之后不久我正好去晋东南写生,就看到好几处古建筑仓促上马,盲目开工,把红砖水泥这样的现代建筑材料都用上了,把有明确修造年代题记的旧木构件当垃圾给扔了,这种修缮实际上就是一种伤害,是我所不赞成的。有些古建筑在不具备修缮条件和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先行加固做保守治疗保证不进一步毁坏就可以了,没必要急于开工,对文物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对祖先,对当代还是对后人都是没法交代的。

  总而言之,散布在在广大乡村中的古迹数量太过庞大,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和修缮的则太少,整体上仍然处在自生自灭趋于消亡的态势,现状不容乐观,这道难题应该如何去解,实在应该值得我们深思。

 

本文标题: 山西的乡村古迹真的就要消失了吗?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2750.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