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丨这些消失的皇家园林!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8-05-20 09:48:19
核心提示:  游人所不觉正是造园者的自觉,体现园林匠心的正是这种自觉,总体布局安排前期的铺陈和胜景的设置,兼容并蓄,才能达到其经营
  游人所“不觉”正是造园者的“自觉”,体现园林匠心的正是这种“自觉”,总体布局安排前期的铺陈和胜景的设置,兼容并蓄,才能达到“其经营位置,无毫发遗憾者也”的至高境界。 “三境界”之间的关系“盖为园有三境界,评定难易高下,亦以此次第焉” , “次第”一词可见三境界为递进关系。 “于疏密、曲折、对景三者,由一境界入另一境界,可望可即,斜正参差,升堂入室,逐渐提高,左顾右盼,含蓄不尽。其经营位置,引人入胜,可谓无毫发遗憾者矣。”导语:古人为了狩猎建造‘囿’、为游赏建造‘台’,它们后来演变为了历朝历代各具情怀的皇家园林。而历史总是一次次推翻过去,皇家园林也随着朝代更迭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历史长河里。现在我们只能在一些遗迹中去寻找和遥想,孤独而又饱含深情的断壁残垣、明艳却沉重的莫高窟园林壁画证明这些皇家园林明媚的过去确实存在过。可小编觉得有这些还不够,如果、假如、倘若它们现在都还在,中国该有多美?
 
  商周:皇家园林的前奏和雏形

  皇家园林作为皇家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部分,形成了有别于其他类型的园林。传说中,黄帝曾在昆仑山修建类似巴比伦空中花园的悬圃。而在历史上,商周帝王、诸侯和上层贵族开始修建畜养供狩猎禽兽的“囿”和为了游赏的“台”。这些囿、台正是皇家园林的前奏和雏形。

  上古君主普遍喜好狩猎,这既是一项娱乐活动,又可获得大量猎物供应宫廷生活,还兼有军事训练的含义,即使今天我们还能从保留君主的现代国家中窥见这种传统。随着国家的发展,这种狩猎活动不在荒野山林中举行,而是移至专门设立的境域当中,从迄今最早的文字记录——商代甲骨文中发现了有关“囿”的论述,其性质类似今天的大型自然公园,呈现出原生态的景观面貌。而“台”则是一种堆筑的高大建筑,平台上面木结构称作“榭”。古人登台,观察天象或是通神,感觉与天更近。商代迁都朝歌后在城中构筑了高大的鹿台,其中不但圈置很多珍禽异兽,还设有“酒池肉林”,男女宫人裸身期间,纵情畅饮通宵达旦,仿佛现代的超级游乐园与私密会所。

  史籍中的周文王作为贤君的典范与纣王形成鲜明对比,但他依然在丰京周围建造灵圃,筑起象征昆仑的灵台,并在周围开挖灵沼,带有原始的自然崇拜和山川崇拜的的思想,并在台上表演乐舞以举行祭祖酬神的典礼。灵台尺度比鹿台小,但依然能够体现统治者对园林的需求。直至东周,各个诸侯国君都热衷于修建豪华的宫殿和庞大的苑囿作为炫耀国力和享乐的场所。当时有名的大型宫苑包括楚国章华台、吴国姑苏台、齐国琅琊台、燕国黄金台、秦国林光宫、魏国的梁囿、赵国的赵圃等,这些建筑尺度都大大超过了商朝末期,以逐层收分的夯土为核心,外围重叠修建多层殿堂房屋,非常壮观。此时的园林台榭主要功能是游乐和宴饮,更多的强调了园林的景观和享乐属性。

  秦汉:中国皇家园林的生成期,也是第一个高潮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后统一了中国的历史主体部分,成为了该版图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在对外扩张同时,每灭一国,便派人将该国宫殿苑囿绘制成图,然后在咸阳北坂、渭水北岸加以仿建,并将该国美女、钟鼓掳掠其中,以至于从雍门以东至泾水以西充斥着六国不同风格的宫殿和苑台建筑群。秦依靠中央集权的雄厚实力大力扩建宫苑,从而使中国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皇家园林”。其中以信宫为首象征北极星,与北岸象征天帝居所紫薇垣的咸阳宫隔渭水遥相呼应,以渭水象征银河,整体格局模仿天象,气势磅礴。秦始皇晚年进一步扩建朝宫,它的前殿就是著名的阿房宫,后世将阿房宫作为秦朝宫苑的总代称,赋予很多华丽想象。渭水两岸除了朝宫和信宫之外还有宜春苑、梁山宫、骊山宫、甘泉宫、章台宫、林光宫、兴乐宫、兰池宫等离宫,这些离宫不是正规朝会所在,都是生活和宴乐的场所。其中兰池宫开挖大池象征东海,水中叠岛象征仙山,也是中国园林史上以人工堆山挖池象征仙境的有力实证。

  当秦始皇巡游途中突然驾崩到胡亥继位,咸阳周围的宫苑并未最终完成。项羽入关灭秦后将这些姹紫嫣红开遍的苑囿台榭付之一炬,当刘邦从楚汉相争中胜出,面对断井颓垣只得在更南面建设新都长安。经过数代建设,长安城主要由长乐宫、未央宫、桂宫、北宫、明光宫五大宫殿占据。堆山挖池叠台等园林手法继续被广泛应用和发展,在继承秦上林苑并扩建的同时,汉武帝时期以人工挖掘昆明池,面积达一百多公顷,以模拟云南滇池并训练水军,以备吞并西南。上林苑广袤的范围内共设36座苑中苑和12座宫殿,还构筑了很多高台和21座专门登高望远的木构楼阁“观”,大多2到4层,形象应和出土的汉代陶楼颇为相像。同时期又在长安城外西侧营造建章宫,与上林苑连为一体。宫中建有大量阙、观、台和殿堂建筑。“阙”是一种标志建筑,成对树立在宫殿、园林、陵寝、祠庙等建筑群入口处,首见于《诗经》中的《郑风?子衿》“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说明周时已经有了阙。由于汉代以石阙仿造木构,今天在河南登封和四川渠县等地还能够看到汉阙的遗存。建章宫西北部设专门的园林区,并效仿秦始皇的兰池宫,开凿“太液池”,池中堆叠象征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的岛屿,这种“一池三山”的模式也成为了后世皇家园林的常见造园主题。

  “阙”是一种成对树立在宫殿、 园林、陵寝、祠庙入口的标志建筑,首见于《诗经》中《郑风?子衿》“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义军四起,长安破坏殆尽。汉宗室刘秀迁都洛阳,史称东汉,由于国力不及,皇家园林的建设也大为逊色。洛阳北部辟有水景为主的芳林园,西部建模仿关中少华山的西园,汉灵帝曾在园内设裸游馆,与宫娥在池中裸体戏水,池水也被西域香料煮过而香气四溢。秦汉是中国皇家园林的生成期,也是第一个高潮,所建苑囿规模宏大,保持半自然状态,建筑形式也更丰富,并在山水造景中开创以人工手段再现传说中的仙境或现实中的名山,具有特有的浑厚之美。

  从东汉时期开始,狮子与它衍生出的艺术形式,从波斯沿西域进入中国的皇家造园艺术中,如希腊柱头或是罗马石柱等西方艺术形式也都出现在同时期建筑中。

  魏晋南北朝:中国园林史转折阶段,皇家园林规模缩减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其突出表现是玄学兴起、佛教传入、道教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输入。从魏至隋的三百余年间,三十余个王朝交替兴灭,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在造园艺术中,象征中国版图西北高山和东南大海的“景阳山与天渊池”御苑格局在魏明帝时得以开创。魏明帝在天渊池南侧设置石渠,与群臣曲水流觞,这种特殊的园林游艺因东晋王羲之《兰亭序》而被后世纷纷效法,甚至影响到东北的渤海国以及日本和朝鲜的新罗王室园林之中。而像狮子这种中国版图不出产的物种和从它衍生出的艺术形式,又从波斯沿西域进入中国的皇家造园艺术中,如希腊柱头或是罗马石柱也都出现在同时期建筑中,对后世中国园林、建筑设计产生巨大影响。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园林史上重要的转折阶段,皇家园林规模有所缩减,也因流行风尚,文人以清淡、饮酒、散服为时尚,寄情山水,反对礼教,追求个人的解放,皇家园林也开始带有明显的文人气质,与秦皇汉武气吞山河的帝王审美产生明显区别。

  隋唐:园林建造对东亚和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隋唐皇家园林是中国古代社会最鼎盛时期的产物,既有雄健豪放的气度,又有秀丽精雅的构思,不再建造高台建筑,出现了形势更为丰富的殿堂亭馆,叠山理水和植物配植手法更为高超,各个御苑风格也更加多元,对整个东亚和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今天我们虽然无法感受这个时期的皇家园林留下来的具体实例,但相对于秦汉,已经能从文献和古代艺术中了解到这个时期园林的结构、格局、色彩乃至于具体的式样和细节的刻画。正如敦煌莫高窟中所保留的唐代宫殿园林的壁画,从画中的临水栏杆、台基和宫阙形象可以知道唐代园林的具体的布局。这种水榭亭台的园林格局在唐代文化所影响的地区都有所体现,即使远在青藏高原,当我们在拉萨的皇家园林罗布林卡中看到龙王潭那一刻,脑中浮现的便是同样格局的敦煌唐代园林壁画,顿时有种礼失求诸野的慨叹。而隔海相望的日本更是严格保留了多座隋唐寺院,由于寺院往往是同时期官式建筑的体现,我们也得以在今天真实体会到隋唐皇家园林的基本模式。

  骊山作为秦岭支脉,山景秀丽,温泉资源丰富,是建造园林的理想地段。秦汉隋唐各朝都曾在此修建温泉行宫。唐玄宗更是长期在此居住,成为重要的离宫御苑。

  两宋:造园思想完全成熟,又一次高潮

  两宋是中国皇家造园史中比较特殊的时期,物质丰富,文化发达,技艺高超,造园思想也完全成熟,不再一味追求规模,文化气息浓重,强调细致清雅,风格偏重写意,皇家园林的发展又出现了一次高潮。位于北宋都城的艮岳是宋徽宗在平地以大型人工假山来仿创中华大地山川之优美的范例,也是写意山水园的代表作。徽宗赵佶虽然不是一个勤政的皇帝,但却是一名出色的艺术家,其御制画作中经常描绘绚丽的园林景致,他对东京的御苑大加整治,主持新建的宫殿堪称皇家园林的巅峰之作。由于徽宗进一步追求对奇石的欣赏,又偏爱名贵花木,此时,假山的用材与施工技术以及花木的品种与配植手法均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以至于宋代御苑的这些特点很受后世推崇。

  靖康之变后,金人不光掳走徽、钦二帝和后妃宗室,还将艮岳中上好的山石运往中都,北京今天的北海公园琼华岛、中南海瀛台等地都有来自艮岳的奇石。徽宗之子赵构登基为高宗,迁至临安维系半壁江山。临安的皇家园林除了大内后苑和德寿宫外,都位于西湖岸边,享有得天独厚的湖山胜境。1279年崖山海战,宋与元决战,宋军全军覆灭,宋宗室投海殉国,它意味着南宋的彻底灭亡,也标志着古典意义中华文明的衰败与陨落。宋亡后遗留在德寿宫遗址上的一块巨大的芙蓉石,也在清中叶被地方大员献给金兵的后人乾隆皇帝,改名“青莲朵”放在北京长春园中,今天在北京中山公园依然能看到这块命途多舛的奇石。

  唐宋作为秦汉之后又一个繁荣期,也是赏石文化昌盛发展时期。众多文人墨客积极参与搜求赏玩奇石。宋徽宗举“花石纲”,成为全国最大的藏石家,更引得达官显贵争相效尤。
 

本文标题: 痛心丨这些消失的皇家园林!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2848.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