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市区45公里左右的僻远山区,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古村落——岩门。这是一个约有300年历史的小村,分百岭垟、龙船坳、岩门3个自然村,属泽雅镇辖区。居住着金、梅、吕、王、黄几个家族,村中有户籍人口603人,163户,以金氏人数为最多。现大部分人外出办厂、经商,留居在整个村里的仅50多人。如此幽静的古村,却珍藏着诸多的古事。
岩门村四面环山,竹林遍野。相传古时,村庄只是一个山坳,山坳的出口有一块大石头,石头中间有一道窄窄的石门,仅容一顶轿子通过。清乾隆17年(1752),从江苏吴江因战乱搬迁到泽雅戈恬村的金氏一族,兄弟分居,老大看中了岩门的地形,于是举家迁移于此,在山坳里开荒种粮,敷衍生息。此后不久,邻近村子的梅、吕、王、黄等人家也相继在此落户,并以村落的地形取村名为岩门。
初秋的一天,在岩门村党支部书记金恩光的带路下,我慕名走进这小小的村落,去访古探幽。
岩门村的古宫、古屋
行走在村中弯曲狭长的小路上,一种远古的气息扑面而来。
村头的“岩门宫”,建于清咸丰年间,已有160多年历史。两进式,两厢房,中间有一方形的天井,天井前是戏台,戏台呈正方形, “鸡笼顶”式,以屏风分隔为“前台”和“后台”,前台为表演场地,后台为演员化装、休息、候场的场所,戏台上方瓦当整齐、美丽,檐下桁枋“牛腿”上雕刻着不同题材的戏剧人物,还有很多的瑞禽祥兽,两旁的柱子上写着楹联,只是因时间的打磨,字迹已模糊不清了。
100多年来,这“岩门宫”,这戏台,上演的一出出剧目,给全村的男女老少带来了无穷无尽的乐趣;村民们每逢婚嫁生子,节庆祝寿,请戏班唱上一出,给喜事增添着欢乐气氛。这一方平台,承载着乡村中的文化,也记录了乡村的娱乐生活呢!
我沉醉在眼前的景物之中。站在这保存完好的“岩门宫里”,我仿佛看到前方的戏台上,正在演出精彩的节目,台下,劳累了一天的村民们一个个翘首观看,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喜悦……
沿着村间小路继续前行,不远处我们见到了几座老屋。
这些老屋外形相差无几,黑瓦盖顶的两层楼房,错乱有序地排列着,尽管残破,亦可见当年的气势。
其中一座老屋大约建于清末或民国初期,木结构七间正房,墙壁用山石垒成,坐北朝南,门台完整,只是因为长久没人从门台里经过,遮掩在藤藤蔓蔓之中的门台,只剩下“半边脸儿”。
走进大门,便是古屋宽敞的院落,院子里也长满杂草,古屋门窗用木格镶成,上面雕刻着花虫鱼鸟之类的艺术造型,活现而逼真,显出一种古色古香、庄重典雅的气韵。古屋每根柱子下是一个圆圆的石磉礅,磉礅上雕刻的花纹清晰可见。柱子为修直的杉木,根根粗圆,尽管年代悠久,但依旧完整无缺,令你不得不赞叹古人用材的考究。
我留恋于老屋那用山岩砌成的石墙,牢固,不易被风雨摧毁;我惊异那窗棂、木梁上的花纹,精工雕琢,百年不衰;我想象当年的工匠们,在那份细致里,除了全部的心思、技艺,还有那份巨大的欢喜。
我不知不觉地轻轻抚摸着老屋那积满灰尘的柱子,久久地没有放开……
岩门人的手工制“筷”
岩门自建村以来,不管男女老少,挨家挨户,都以手工制作竹筷为家庭副业。满山的毛竹是制作竹筷的材料,乡亲们凭着勤劳、灵巧的双手,让祖辈的“制筷”手艺,一代代传了下来,至今为止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我们走进梅新娒老人的家,正巧老人在削竹制筷子,一节一节圆柱形的毛竹,在老人的巧手下,慢慢地变成了一双双精致的筷子。
老人今年78岁,他告诉说,从16岁开始他就随父亲学“做”筷子,到今年为止,已经“做”了60多年了。
制作竹筷,看上去工具简单,只用到几把小刀,可真正做起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老人说:“制作筷子,先要从竹林里砍回毛竹,砍毛竹时,要找竹节长的竹子,取整株毛竹中段部分,用锯子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然后用刀子劈开,成一根根菱形的筷子模型,再用‘方刀’ ‘打菱’ (削去“模型”上刺手的竹刺)、 ‘刨青’ (削去竹青),接下来用圆刀‘打圆’ (把筷子的一头削成圆形),筷子便基本成形了,成形的筷子要平铺在太阳底下晒,高温晒上4---5天,以晒干竹子中的水分,再收回放到100度以上的开水中,让其反复打滚,然后又放太阳底下晒干,连续3----4次,待竹筷水分完全晒干,最后用丝线捆好,每捆10双。要是遇到梅雨天,连续几天下雨,做好的竹筷就会发霉,生了霉斑的筷子就没人要了。”
看似简简单单的一双筷子,要有这么复杂的工序才能制成?我不觉一阵惊讶。
同行的支部书记金恩光对我说,岩门村手工制作竹筷,一直延续到上世纪80年代末,以前每户做,现在村里仅3、4户人家在做,由于工序多,利润低,青年人都不愿意呆在家里制作竹筷了,剩下的只有几位老人,舍不得放下祖传的手艺,偶尔制作几双,送送亲朋好友。再过几年,这项手艺也会失传了。老金感慨地说:“手工制作的竹筷,用天然的毛竹材料制作,在削制过程中,没受到任何的污染,不加任何的色素,卫生,好用,深得人们的喜爱,现今,岩门村这延续几百年的制作手艺,将面临着失传,这是多么的可惜呀!”
是啊,现代科学的发展,必将取代落后原始的手工技艺,但一旦失去,将是无法挽回的损失呢!
我深感同情,却也无能为力。
岩门的“红色”故事
岩门村是一个“红色”的村庄。温州解放前夕,红军挺进师政委刘英经常在岩门一带活动,游击队交通站设在岩门百岭垟自然村王五妹家。王五妹和她的女儿金迪美经常为游击队送信、联络,成了游击队可以信赖的联络员,一次次地接受党交给的任务。
当年,游击队以岩门交通站为基地,一方面向邻近的仙宅山、山马路、风门坳联络大河、宋坑等地,直至瑞安,另一方面向黄坑、黄岭头、黄公楼、林垟、马鞍岩、庙后、坑源等地直至青田,再一方面从水碓坑、唐宅、上潘、石榜山、郑家山、林岙、东坑、西坑、潮埠等地到温溪,通向瓯北,岩门交通站便成为山区革命根据地的纽带。
岩门村现年83岁的金老伯是一个老游击队员,他对我们说:“1944年下半年,游击队领导吴荣膺、郑伯永、程美兴等一行22人来到岩门,在王五妹和金迪美家一连住了七天,以发展山区民兵武装队伍,王五妹带着女儿金迪美寻找失去联系的游击队员,整天劳累奔波,家中年仅5岁的儿子得了麻疹,又突发并发症,呼吸受阻,无钱救治,最终亡命。失去宝贝儿子的王五妹泪流满面,肝肠寸断。但是,她为了党的事业,抹去泪痕又忙着送信、接待人员,金迪美在母亲的带动下,10岁起就跑交通、送信、为游击队引路,以机智灵活的方法一次次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受到了游击队领导的多次表扬……”。
金老伯细述着岩门交通站的有关人和事,那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一段段亲身的经历,让我们一直感动着,感动着……
在金老伯的指引下,我们来到了岩门交通站旧址,面对竹林掩映下的“旧址”,我情不自禁地掏出携带着的照相机,“咔嚓”一声,昔日的“游击队交通站”留在了我的照相机里,同时,也留在了我的心中。
离开“交通站”时,我默默地念叨着:先辈们是岩门村后人的榜样,也是我们大家的榜样哦!
出行小贴士:
自驾从温州市区出发沿瓯海大道高架桥或温瞿公路到瞿溪,转瓯湖公路至泽雅水库转龙西公路到岩门村,或瞿溪时转温源线至岩门。坐公交车7、8、57、501、505路到瞿溪,转72路至岩门站下车,或37路到林岙转72路到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