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雄踞太行山之巅,背靠三晋腹地,面向千里中原,古谓泫氏,旧称长平,北魏至今称高平。远古时期,炎帝神农氏在以高平羊头山为中心的上党一带,种五谷,教稼穑,尝百草,疗民疾,开华夏农耕文明之先河,启中华医药文明之先声。
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丰富的遗址遗存与故事传说,形成了源远流长、光辉璀璨的中华根祖文化,凝聚成了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种五谷 教稼穑炎帝开华夏农耕文明之先河
羊头山,亦名首阳山,海拔1297米,山势高峻挺拔,巍峨雄奇,与天为党,风光无限。这里历史悠久,有旧石器时期古“羊头山人”文化遗址。远古时期,神农炎帝率部落在羊头山一带过着采集、渔猎的生活。《白虎通义》载,“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耕作”。羊头山林茂水秀,气候温润,炎帝神农部落人丁兴旺,人口不断增加,而赖以为食的禽兽越来越少,族人遭到严重的饥饿威胁。作为首领的炎帝不得不另寻食源,以供族人生活。据传,在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炎帝从一株刚刚破芽而出土的狗尾草上得到启示,将野生植物栽培成功后,才解决了人们的吃饭问题。《黑暗传》中说:“神农上了羊头山,仔细找,仔细看,找到粟籽一颗,寄在枣树上,忙去开荒田,八种才能成粟后,后人才有小米饭。”
高平地处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土壤结构疏松,便于开垦播种,且大陆性季风气候强,四季分明,适宜春种秋收喜温耐旱的一年生作物,更适宜粟类作物的生长要求。炎帝神农选择在以羊头山为中心的上党地区培育五谷,制陶、织布、作蜡祭、舞蹈、五玄琴、创日市等,是原始社会衣、食、娱乐、药物、交易的主要发明者,开创了中华农耕文明,泽被天下,福荫后昆。因此,炎帝被尊为中华第一大帝,位列三皇。
羊头山现存的神农城、神农井、神农泉、五谷畦等珍稀的历史遗址,穿越岁月烟岚,历久弥贵。加之人类的社会变迁和中华五千年文明历程中源源不断注入的文化意蕴,使其具有了厚重多彩的文化性,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尝百草 疗民疾神农启中华医药文明之先声
炎帝是中华民族农业之祖,也是医药之祖。《世本·作篇》上说:“神农和药济人”。《史记·三皇本纪》云:炎帝“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淮南子·修务训》载:“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实,食螺蚌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高下,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
炎帝利用药食同源的理论,通过品尝野生食物,辨出了一些可食和不可食的动植物。据传,炎帝在高平发现的第一味药是“姜”。因炎帝以姜水成,姓姜,从羊从女(姜字上羊下女),炎帝族崇拜羊图腾,又定居在羊头山,故炎帝在高平发现的第一味药便取名为“姜”。《神农本草经》共载中草药365种,其中高平市地域生长的就有108种,包括以连山氏命名的“连翘”,以炎帝烧蛮荒命名的“生地”和“熟地”,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命名的“五味子”,以兔儿坡命名的“兔丝子”,以炎帝赭鞭命名的“代赭”,以炎帝长途跋涉尝药配方命名的“远志”等。
炎帝尝百草、兴医药、救死扶伤,功高盖世。每选定一种草药,或制造出一种药丸,首先让自己的孩子品尝试验。炎帝的第四个儿子,名叫松圪枝,就是因为吃了炎帝制的药丸,中毒后变为畸形人。炎帝也因在炎帝岭误食“百足虫”身中剧毒,最终为采药兴医治病救人而献身。在高平炎帝岭建有炎帝庙,庙内建有炎帝大殿、角殿、禅房等。庙南建有池,庙北凿有井,池曰“神农池”,井曰“神农井”。从古至今,每年农历七月初五要举办庙会,祭祀炎帝,弘扬文明,传颂祖德。
四月八 炎帝陵乃炎黄子孙寻根祭祖之圣地
炎帝为民献身,德配“三皇”,天下共尊,子孙齐仰。
始祖炎帝献身后,薨葬庄里村。村中炎帝陵,俗称“皇坟”。北宋《太平寰宇记》说:“羊头山东南相传为炎帝陵,石尚存。”石,乃指垒于陵墓四周的石栏,北宋初年“尚存”,可见陵墓由来已久。内有“炎帝陵”石碑一通,为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所立,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最早有明确记载炎帝陵的碑记石刻。在“炎帝陵”碑的地下,有一条直通墓穴的通道,供守墓人和祭祀的官员为陵墓内的万年灯添油,使万年灯常年不熄。炎帝陵旁宋代以前就建有一座五谷庙,每年农历四月初八都要举办祭祀炎帝的庙会,各级官员和周围百姓都要来参加祭奠活动。高平民间有“四月八,神农活,炎黄子孙都记着,咱们种地全靠他”之说,传颂着人文始祖神农炎帝为开启中华文明做出的无与伦比的贡献。
中华农耕文化追本溯源,首尊炎帝农皇。播五谷、制耒耜、教稼穑、尝百草、疗疾伤、创集市、治麻布等均为首创,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壮举。在人类的奋斗历程中,以始祖炎帝的首创精神作为开端和源头,使中华民族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彰显文明进步,反映开拓进取、自强不息,自我牺牲、勇于奉献,体现时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民族精神。始祖炎帝的创造精神,奉献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动力。
高平是神农炎帝创业之地、献身之地、陵寝之地。今天,全球华人前来寻根祭祖,就是传承炎帝精神,弘扬炎帝文化,就是用炎帝精神激励炎黄子孙开拓创新,矢志图强。
让炎帝文化绽放光华
“炎黄子孙”是海内外华人引以为荣的自我称谓,与其说是一个血缘符号,不如说是一个文化符号。
几千年来,炎黄子孙没有忘记在远古时期为中华文明作出杰出贡献的炎黄先祖。传承其精神、弘扬其文化,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面对一次次挑战都能生发出勇气和智慧,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祖祖辈辈对他们的祭奠和缅怀,已成为“文化寻根”和“文化自觉”的需要。
高平是神农炎帝创业之地、献身之地、陵寝之地。从历史的深处一路走来,高平的先民们对炎帝陵庙顶礼膜拜,对炎帝文化口口相传,在开拓进取、自强不息、勇于奉献的炎帝精神鼓舞下,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业绩。
站在新时期新起点上,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高平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决心“先走一步富民强市”,建设大美高平,挺进全国百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他们决定努力把高平建设成为全球华人寻根问祖的精神家园,高高擎起“炎帝文化”旗帜,让炎帝精神成为高平奋发有为、众志成城的强劲动力。
2014年5月17日,炎帝陵修复保护工程全面启动。高平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先后深入湖北随州、河南新郑等地考察学习,邀请中国社科院、清华大学、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及省内专家学者召开座谈会,对炎帝陵的规划设计方案切磋商讨。赴北京征求古建筑研究与保护方面的泰斗郭黛姮、建筑师吕舟教授、陈一峰教授等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
为集思广益,精益求精,他们热忱邀请台湾风云精社的范佐君先生,清华大学郭黛姮教授,东莞台商子弟学校董事长叶宏燈,台湾炎帝神农史学会理事长陈福财,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专家汤羽扬、王玮等莅临高平,实地调研,再次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修复保护炎帝陵,民心所向,德润天下。消息传出,得到了省委、省政府,晋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解囊相助,炎帝陵修复保护和开发资金首期5000万元全部筹集到位,确保了修复工程的如期实施。山西省炎帝文化研究会也从太原移居高平,助推炎帝故里、大美高平发展。
经过一年多紧锣密鼓的推进,目前,占地80余亩,总建筑面积6782m的炎帝陵修复保护主体工程全面完工,山门、拜殿、祭殿和大殿以及农业名人堂等各个景点国庆节将全面竣工。炎帝行宫、炎帝寝宫、炎帝中庙等修复完工并对游人开放。从神农北路到羊头山的旅游通道全线贯通,占地面积5万亩的神农炎帝农耕文化园建设有序推进。同时,依托长平大地丰厚多姿的历史文化资源,以“炎帝陵保护+连片开发”为主脉,初步形成了“寻根炎帝”“怀古长平”“印象良户”“梨园飘香”“千年古刹”五大旅游重点区域。
炎帝故里建设全球华人寻根祭祖精神家园的潮声,引起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关注。台湾炎帝神农文史学会开展“中华神农文化寻根之旅”活动,150多位台湾著名专家学者和台商来到高平参观访问,举行了以“弘扬炎帝文化、传承炎帝精神”为主题的海峡两岸神农炎帝文化高层论坛、祭祀神农炎帝等活动。
回望历史,高平的灵山秀水成就了炎帝,炎帝的丰功伟绩铸就了高平辉煌历史。放眼未来,炎帝精神和炎帝文化也必将启迪后世再铸辉煌。
村名地名说炎帝
高平的许多村名地名都和神农炎帝有关,述说着炎帝尝百草、始农耕的功绩。
炎帝发现五谷始教民耕,解决了先人的吃饭问题。但远古人类对疾病束手无策,炎帝不避艰险,深入山野,勇尝百草,探求良方。在位于高平西北处的一座山岭采药时,曾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终因误食一种“百足虫”,不能自解而身亡。后人为了纪念炎帝,在岭上建庙奉祀,该岭因此得名炎帝岭。
炎帝误食断肠草中毒后回归羊头山,路经一村,疼痛难忍,不能再骑马了,换为人抬着走,故名换马村。在换马村官道的路旁,立有下马碑一通。文官至此下轿,武官至此下马,以表示对炎帝的尊崇。
与换马村相邻的北营村,因炎帝走到此地病势加重,随行人员呼唤炎帝已不能答应,人们把此地称“叫不应”,后演变为北营村。炎帝去世的地方在一片坡地上,当地百姓称这里为卧龙湾。炎帝去世后,其坐骑宝马悲鸣不止,沿山奔跑,后人把那座山冈叫做跑马岭。
神农镇长畛村是神农炎帝夫人的娘家,炎帝的岳母也是一位解毒制药的能手。“小米有个眼,小麦有道缝,豆子有个点”,传说就是神农炎帝的岳母为其解毒后留下的痕迹。
庄里村,实为“装殓”二字的谐音,就是因为炎帝在此装殓安葬而得名,后来演变成庄里村,即炎帝陵所在地。这些地名村名与祭祀炎帝的庙宇一道,体现了人们对神农炎帝的铭感和敬仰,形成了从生产、生活到安葬祭祀等一个完整的炎帝文化体系。
神农炎帝尝百草造福人类,勇于奉献,自我牺牲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发鸠山精卫填海
相传炎帝有个小女儿叫女娃,喜欢到羊头山东边的海边游泳戏耍。一天,她正在海边游玩,突然狂风大作,恶浪滔天,女娃被卷入海中,溺水身亡。炎帝带着子民们把女娃打捞上来,葬在了发鸠山上。
发鸠山是高平北部一座富有灵性的山。有一天忽然从山林中飞出了一只鸟,白喙红爪,羽毛美丽。它在空中盘旋着,嘴里不停地叫着:“精卫、精卫……”人们就叫它“精卫鸟”。
精卫鸟每天从发鸠山向东飞,嘴里衔着东西,有时是柘木枝,有时是小石块,很长时间后飞回来时,嘴里却是空的。后来有人在东海看到过精卫鸟,只见它飞到海面上空,把嘴一松,等柘木石块落入海中就立即原路飞回,不做丝毫停留,嘴里还是不听地叫着“精卫、精卫……”,渐渐消失在天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天如是。
后来,人们明白了:精卫鸟不是别人,她正是炎帝的小女儿女娃!这个柔弱的小姑娘,痛恨夺去她生命的大海,更不想让大海夺去更多人的生命,便不辞辛苦,每天从发鸠山衔着木石,飞越千里,丢进水中,要填平凶残的大海。
炎帝听闻此事后,为自己的小女自豪,当发鸠山上下起潇潇暮雨的时候,他独自登顶,凝望山林,长歌当哭:
精卫鸣兮,天地动容!/山木翠兮,人为鱼虫!/娇女不能言兮,父至悲痛!/海何以不平兮,波涛汹涌!/愿后代子孙兮,矢志不渝!/愿民族昌盛兮,永以为荣!
人们传颂着炎帝的歌谣,也传颂着精卫的故事,形成一个美丽而感人的神话传说,这就是“精卫填海”。
朱载堉三上羊头山
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朱载堉,是明代著名的科学家、律学家、历学家、音乐家。有“东方文艺复兴式的圣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钢琴理论鼻祖”之美誉。他一生三上羊头山,考察始祖炎帝培植的秬黍,并以羊头山黍定黄钟大吕。
在我国古代,音律学与度量衡互相关联,乐尺和常用尺是相等的,一尺的长度是以农作物“黍”的排列法进行确定。为了获得标准的黍粒,他三上羊头山考察选黍。
朱载堉第一次上羊头山是在30岁左右。他翻阅北魏《风土记》时发现了黍的优质产地,就在炎帝故里山西高平羊头山的井子坪。时值隆庆帝即位,朱载堉在去北京朝贺返回怀庆府的途中绕道长子,第一次登上羊头山。
隆庆四年(1570),朱载堉第二次上羊头山,在黍收获的季节从三种黍中选择了黍子,并在九峰山丹水河边买田试种,经过数年,终于培育出标准的黍粒,为他发明“新法密律”,打开了一条通道。
朱载堉第三次上羊头山,是在他重新审定《律吕精义》等著作,准备编纂《乐律全书》期间,进一步验证了他选的黍种,更重要的是研究了羊头山神农城、神农泉、神农井、五谷畦等炎帝文化遗存,并完整记录了唐代重修清华寺的碑文。同时,他还对炎帝陵、古潞国,黄帝封参卢于潞以及羊头山的地理位置,丹水、漳水、精卫填海的传说一一进行了认真的考察论证,最终写出了著名的考察散文《羊头山新记》。
庙宇碑刻记炎帝
神农炎帝,功高盖世。后人不忘始祖,修庙立碑。至今,在高平留下大量炎帝庙宇碑刻,现存有炎帝庙30余处,上自北魏下至明清民国年间的碑记石刻100余通(块)。
北齐天保二年(551)《羊头山□□寺□□碑》是迄今已知记载炎帝事迹最早的碑刻。炎帝陵石碑为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所立,是全国最早有明确记载炎帝陵的碑记石刻。
炎帝陵旁建有五谷庙,至迟在宋代已有。该庙坐北面南,进深一院,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周有城墙,在其中轴线上分列有舞台、献台、山门、甬道、正殿,山门两侧有钟鼓二楼,门开三洞。每年农历四月初八都要举办祭祀炎帝的庙会。
羊头山炎帝高庙,在汉代时已经有了,这是高平及上党地区最早建庙祭祀炎帝的地方。大约在元初其祭祀活动迁至庄里村五谷庙。从现存的遗址来看,庙院坐北面南,分为上下两院;上院有正殿五间,殿内塑有炎帝、夫人后妃和太子像,“皆冠冕若王者之股”,所谓“前檐滴高平,后檐滴长子”,即是此殿而言。
故关村炎帝行宫供奉的是炎帝的三太子。据明成化十一年(1475)《重修炎帝行宫碑》记载:“神农炎帝。磐基在故关里村前,肇基太古,无文考证。祠在换马村东南,现存坟冢,木栏绕护,然祠与宫相去几柒百余步矣。”每年的祭祀活动,故关村要送太子给炎帝拜年拜寿。
团西村炎帝寝宫,现存有山门、戏台、正殿。后殿(寝宫),两侧有东西配殿、耳殿、厢房、廊房、库房等,左右均衡对称,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正殿后墙壁上绘有炎帝及夫人画像,这是上党地区典型的“前堂后寝”,“北殿堂南戏台”的建筑格局。
中庙村炎帝中庙,这里树木葱郁,山明水秀,传说这里是炎帝办公理政之地。此庙是皇帝敕封之庙,现存主要建筑有山门、太子殿、正殿,两侧建有厢房、配殿、耳殿等。太子殿为元代遗构,系国保单位,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一座保护级别最高的炎帝古庙。
时越千年,遍布城乡祭祀炎帝的庙宇石刻,形成了高平别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民俗文化,也是我国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炎帝文化的重要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