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农具,见证农村发展,小型农具“博物馆”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8-07-03 13:40:05
核心提示:  背夹、谷擂子、虾爬、木制粮仓、水车、市斗在彭水县保家镇三江口村有一个专门收集农具的小型博物馆,主人是当地村民张莽。几
  背夹、谷擂子、虾爬、木制粮仓、水车、市斗……在彭水县保家镇三江口村有一个专门收集农具的小型“博物馆”,主人是当地村民张莽。几个月前,他开始有意识地收藏农具,如今已收藏300多种各式各样的农具。

  “你看,这件谷擂子小巧精致,而且结构完整,现在都还能使用,真是好难得哟。”6月28日,张莽刚收到一件完整的谷擂子就兴奋不已地给笔者介绍起来。

  笔直者在一件独立的小屋里,见到了张莽这段时间收集的各类农具。各类农具整齐地摆放在房间里,俨然像一个专业的陈列馆,300多件包含了农耕生产、谷物加工、生活制品、手工艺等工具。


  各种农具

  见证农村发展

  今年52岁的张莽,是一位农家乐老板。

  自小就在农村长大的他,对于农具有着深厚的感情。

  去年初,张莽在家乡新建了一座农庄,打算开办农家乐和民宿。一次,一群朋友来家里玩,偶然说起了小时候的农耕农具,大家相谈甚欢。


  “别看你知道得多,说一样农具你就不知道——响壳擂。”张莽说,正当大家都在回忆童年时光时,一个朋友却真的说出了一个他不知道的农具。在一番追问后,朋友才给他仔细地介绍响壳擂的外观和用处。这引起了张莽的无限好奇心,他想见见这个物件。

  “后来多方打听,才知道这个农具叫谷擂子,是以前农户用来给谷物脱壳的工具。”张莽说,第一次见到就非常喜欢,也非常惊叹古人的智慧和手艺。在通过村民介绍后,他花了1200元将保存较为完整的谷擂子买回了家。

  为了防止谷擂子被虫蛀和腐朽,他认真清洗后又给它刷上了油漆。眼看收集到了第一件少见的农具后,张莽心里就想着再多收集一些。


  “朋友给我买了一本书叫《消失的农具》,看了以后就更加坚定了收集这些农具的决心。”张莽说,随着机械化的发展,这些木制的传统农具也慢慢下岗,由一些机械化和现代农具所替代。

  每当听说有的农家将这些老式农具劈烂当柴烧时,张莽都觉得非常可惜。“这些农具都已经逐渐消失或者淘汰了,或许再过些年年轻人都再也见不到这些农具了。”

  “我们小时候,犁耙、蓑衣、磨子、碓窝这些都是很常见的,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张莽说到这些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农具,就滔滔不绝起来,是这些农具陪伴他度过了童年和青年时代。

  为了能收集这些农具,张莽开始四处打听,只要听说哪家有一件老式的农具,不管多远他都赶着去。

  一次偶然,张莽听说邻镇一农户家还保存着水车的部件,他赶紧开着车去寻找。几番周折才终于找到了,却发现水车的大部分物件都已经被损坏,只剩下了一小部分零部件。

  “每次找到一件完整的农具就非常开心,觉得很有成就感,似乎又挽救了一件农具,但是遇到农具被损坏了就特别失落。”张莽说,后来不少村民都知道他在收集这些农具还帮忙打听着。


  “虾爬、蓑衣现在已经没有人用了,也很难找到,所以就请一些老人帮忙编制了一个。”对于一些已经消失但还能制作的农具,张莽也就找手艺人编制。

  在张莽的农具陈列室里,每一件农具都被粉刷一新,仿佛又恢复了往日的活力。一间房间里,已经堆放不下来。

  “你看,这是鞋篮,以前大人制作布鞋的时候鞋样、鞋布、针线都放在这个篮子里。”在陈列室里,张莽指着房梁上挂着的一个竹编器具介绍起来。

  张莽说,小时候他也看着母亲在家里端着这样一个小篮子给他们做鞋子,如今,看着鞋篮他也会想起自己的母亲。在这些农具中,有一些是他从小到大都见过的、用过的,而有一些也是他从未见过的。


  不少朋友、同学知道了张莽在收集正在消失的农具,都主动参与进来帮忙收集。

  “这个马灯是朋友送来的,这个漂亮的筷子蔸是附近村民送来的。”张莽说,他收集消失的农具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支持和帮助,他也打算着再多建几间房来陈列这些农具。

  “我打算继续收藏各种农具,完善博物馆,将每一种农具都分类编上序号,写上使用方法和用途,能现场演示的就尽量现场演示,让后人能知晓这些集聚智慧的农具,留住农耕文化。”张莽说。
 

本文标题: 各种农具,见证农村发展,小型农具“博物馆”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3099.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