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伙有没有听过这首抖音神曲,像一颗海草海草,随风飘摇~今天的主角不是抖音也不是海草,而是一种独特的房屋——海草房。
“说到底,一所大学的文化和个性要体现在育人上,作为培养人才的高地,大学文化和个性同时又体现在科技创新、文化传承方面。”
办一所有独特文化、独特个性的大学一直是校党委书记王崇杰的梦想。多年来,山东建筑大学用保护历史文化和建筑遗产方面的实际行动,构建了省内独具特色‘博物馆’式的文化景观,这些各具特色的博物馆是学生教育的活教材,教育学生尊重历史、传承文化。
如今,走进山东建筑大学,可以看到行程30公里整体迁移到新校区的民国老别墅,可以看到独具胶东特色的原生态民居海草房,可以看到众多老济南人记忆中的中国电影院前门楼,可以看到洗尽铅华、浴火重生的凤凰公馆和承载自然和谐哲学思想的全木质别墅雪山书苑……这些老建筑透过历史,穿越时空诉说着建筑的历史和美。
海草房--中国民居博物馆海草房--中国民居博物馆
位于雪山脚下的海草房,是由我校校友、龙大集团董事长宫明杰先生出资150余万元捐建的典型的胶东沿海地区民居,作为具有典型地域特征的胶东民居曾入选1986年中国邮政发行的“中国民居”系列邮票。
海草房,又名海苔房,因其屋顶用胶东沿海特产的一种海草修缮而得名,房屋简洁朴素,以石垒墙,房顶就地取材以海草代瓦覆盖,为防止海风,屋顶用绳网罩盖,为防潮房基较高,屋顶较厚,山墙顶部开通风口,具有冬暖夏凉、居住舒适、百年不腐的优点。
海草房自新石器时代到20世纪中期一直是威海沿海民居的首选。千百年来,胶东人凿山取石,捞取海草,厚石以砌墙,海草以苫顶,厚厚的墙壁和屋顶的海草形成一体,浑然天成,冬暖夏凉,在这些来自大海的特殊材料建成的房屋里,人与自然得到充分的接近,是真正的原生态民居。
修建海草房,关键技术就是往屋顶上苫盖海草,海草房的苫盖技术已列入了首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随着海草原料的紧缺和苫匠人才的青黄不接,海草房日渐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我校新建这处海草房民居建筑,从胶东专门的请来了苫匠,经过做瞻头、苫方坡、封顶、淋水拍平、剪瞻等70多道工序建成,苫盖所用海草也全部由胶东运来,是原汁原味的海草房民居建筑。
如今这座如童话世界般美妙的海草房落户在葱郁的雪山脚下,被学校开辟为集中展示民居特征的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