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在北京发布《万达丹寨旅游扶贫模式和效果评价报告》。针对业内及公众普遍关心的发展旅游产业是否可以带动一个区域全面脱贫、旅游产业是否可以实现精准扶贫等争议性问题,该份报告通过长达一年多的跟踪比对研究,以大量数据、详实的案例做了回答。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中国扶贫开发协会相关领导出席报告发布会。报告认为,万达丹寨包县扶贫创新性地发挥旅游扶贫功能,树立了中国旅游精准扶贫的样本。
据了解,为确保整县帮扶效果,自2014年12月起,万达集团累计捐资21亿在丹寨先后实施三个扶贫项目,其中包括捐资13亿元建设丹寨万达小镇,形成独具特色的综合性商业、旅游目的地;投入3亿元捐建贵州万达职业技术学院,针对性地开设文化旅游等专业,开展贫困户技能培训,在万达小镇设立实习基地,提升丹寨贫困人口就业创业能力;投入5亿元设立专项扶贫产业基金,每年发放5000万元,重点帮助无法通过产业脱贫的特殊困难人群,同时覆盖丹寨全部建档立卡贫困户,确保丹寨县全部贫困人口收入超过国家贫困线。
大型苗族歌舞情景体验剧《锦秀丹寨》在贵州省丹寨县万达小镇剧院首演。
据万达集团首席总裁助理兼企业文化中心总经理刘明胜介绍,万达集团在2014年启动丹寨包县扶贫之初,目标就定为帮助丹寨整县脱贫致富,为丹寨县创造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经过深入调研,万达发现,相比农业、工业,旅游产业具有强大的市场优势、强劲的造血功能、巨大的带动作用,不仅直接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而且能带动全县经济转型升级。丹寨山青水秀、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具有发展旅游产业的比较优势。因此,万达丹寨包县扶贫将旅游产业作为核心,形成长中短结合,职业教育、旅游产业、扶贫基金并举的创新模式,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现如今,丹寨小镇一年550万人次的游客访问量,让原来名不见经传的丹寨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小镇。
如何发挥旅游产业精准扶贫作用,帮助和推动更多社会力量投入旅游扶贫事业,是中国旅游研究院的重要研究方向。中国旅游研究院成立专门的课题组,多次赴丹寨实地调研项目、入户走访贫困户,历时一年多,数易其稿,最终形成这份报告。报告认为,万达以旅游、教育、基金三大法宝,对丹寨县进行的整体扶贫,不仅在经济方面效益显著,对于改善当地人的精神面貌、拉动就业、促进非遗保护、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以及生态资源的产业转化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报告指出,万达丹寨旅游扶贫模式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扶贫效果良好。作为万达丹寨包县扶贫的核心产业项目,开业一年的丹寨万达小镇用实践生动诠释了旅游产业是最好的精准产业扶贫。小镇全年累计接待游客550万人次,是2016年丹寨全县游客数量的600%;丹寨县旅游综合收入达24.3亿元,是2016年全县旅游综合收入的443%;直接带动全县1.6万人实现增收。
二是做到精准扶贫。小镇不仅创造1870个直接就业岗位,而且每一个商铺都带动一批合作社和贫困户。小镇339个商铺中有210家商铺直接带动贫困户,产品涉及手工艺、美食、苗侗医药、土特产品等。比如“云上苗家”餐厅与2个贫困村的合作社签订了保底收购协议,日均订购斗鸡60公斤,覆盖全村73个贫困户,户均增收3150元。扬武镇洋浪村蔬菜种植合作社一年向小镇销售反季节蔬菜82吨,覆盖全村贫困户31户,户均增收2993元。
三是带动全域发展。丹寨万达小镇开业一年,带动丹寨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住宿业等20个行业发展。大量外地游客通过丹寨万达小镇引流到全县各个旅游景点,卡拉村、泉山村、甲脚村、石桥村等27个景区和旅游村寨游客量持续增加,旅游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四是提升百姓信心。丹寨万达小镇在全国塑造了丹寨县的品牌,提升了丹寨县的文化,增进丹寨与外界的交流,让丹寨百姓感到自豪、自信。据研究机构问卷调查,绝大多数参与调查者都积极评价万达丹寨扶贫项目对丹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及人们思想观念革新的促进作用,绝大多数被调查者对丹寨脱贫致富充满信心,这为丹寨脱贫致富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中国旅游研究院戴斌表示,丹寨万达小镇为丹寨创造一个具有强大内生动力、能产生持续收益、带动众多行业发展、推动丹寨面貌深刻变化的旅游IP,在全国树立了旅游精准扶贫的新模式、新标杆,为中国企业参与旅游扶贫、投入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提供了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