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旧如旧”,真正的老宅,几乎没有采光,幽暗、潮湿……你吃得消住吗?这几个酒店的设计,让历史变得可以触摸,而并非只供缅怀。
历史在新建筑里重生
这个酒店位于北京后海羊房胡同内。时间在此凝定,不曾流散。整个酒店由上世纪50年代的历史建筑组成,占地面积5420平方米,共有三栋设计主题各异的客房建筑。
在对老建筑进行修缮后,设计团队在中国传统建筑的基础上进行艺术设计和改造。所有建筑的立面都被刷成了炭黑色,时尚感和那种酷酷的范儿瞬间就出来了。但与之对立的传统元素中,比如屋脊灵兽、窗棂楼台以及挑檐天沟,设计团队也选择了摩登化的改造手法,用金漆勾勒出来,闪耀出彩。
而受到中国屏风的的启发,设计师把几幢客房建筑的私人阳台和花园用现代设计感的园林景观连接起来,整个酒店园区景观形成了3D立体化效果,意在为顾客创造奇妙的视觉感受。
餐厅内部则是裸露的金属钢架和色彩夸张的沙发卡座的混搭。设计师巧妙地把楼宇间用现代设计感的园林景观连接起来,相映成辉,俯瞰整个园区,仿佛一扇巨大的屏风铺在地面,雕栏宝砌,宁静大美,浑然天成,犹如天外神来之笔。
老建筑就要“修旧如旧”
这家酒店给一栋徽州老宅,披上一件玻璃的“外套”,当然充满争议,却让人过目不忘。
一家酒店,首先就是要符合现代人的居住体验的。用玻璃充分地采光,把让风景走进室内。
喜新恋旧,简单四个字,完美诠释这栋建筑的特殊:快活的城市截取隐藏着的百年老宅,徽派古韵的外壳下又包裹着年轻的活力空间,新旧皆存,千年穿越。
真正打动人心的徽派建筑的神韵,依然还留在这儿。
使用老宅四水归堂的格局来做接待厅,保留了徽州建筑的美学元素。考虑到现代人的生活习惯,用琉璃将旧时用作采光通风的天井封闭,不仅汇聚空气,还起到了隔音的作用。
从外面看,徽州老宅的岁月斑驳依稀还在,伴着江水长流月长圆。
博物馆当酒店
在新安江畔的古村落,与屯溪老街隔江相望的地方,一座老宅隐逸在山水间,还是熟悉的马头墙,让人悠然联想到这样的诗句:“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设计师运用自然设计创意,对老宅进行了改良和保护,让这栋清朝中期的老宅萌发了新的生机,保留原有徽派建筑构造的基础上,加入时尚元素,呈现别样老宅韵味。
上顶苍穹、下俯地面、悬之于空的天井,是徽州古建最具特色的设计。深宅大院的徽州古建筑由于高墙封闭,显得比较阴暗。有了天井,可以采光,雨水落入庭院,“四水归堂”更寄予了古徽州人聚气敛财的美好愿景。在设计师大胆改良下,以另一种方式坚守着古宅的天井——沿着天井四周,约五米高的玻璃墙,把春天请进了酒店。
穿过天井的明堂,路过蓝色屏风,眼前豁然开朗。驻足后院的玻璃花房,看斜阳掠过房顶,洒在彩色地砖上。闲坐发呆,任由思绪万千。
老建筑合理化利用才能让它们焕发生机,让历史变得可以触摸,而并非只供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