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名胜金山寺"登巅重温水漫金山的故事!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8-08-23 09:50:44
核心提示:金山寺位于今江苏镇江市区西北的金山上,始建于东晋,高四十四米,周五百二十米,距市中心三公里。金山寺布局依山就势,使山与寺融为一体。寺内主要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藏经楼、方丈室等。

  金山寺位于今江苏镇江市区西北的金山上,始建于东晋,高四十四米,周五百二十米,距市中心三公里。金山寺布局依山就势,使山与寺融为一体。寺内主要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藏经楼、方丈室等。金山寺自创建以来,经历代修葺,古迹甚多,其中主要有:慈寿塔、法海洞、妙高台、楞伽台(又名苏经楼)、留云亭(又名“江天一览亭”)等。


  金山是江南佛教圣地,梁武帝在金山设立了庄严隆重的水陆道场,诵经设斋、礼佛拜忏、追荐亡灵。金山寺至2016年已有1600多年历史,总共有81位方丈。全盛时期有和尚3000多人,僧侣数万人。清朝时期与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并列为中国的四大名寺。1983年,金山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金山寺是中国佛教诵经设斋、礼佛拜忏和追荐亡灵的水陆法会的发源地。金山原为扬子江中一个岛屿,由于“大江曲流”,至清光绪末年(1903年)左右与陆地连成一片。金山景点甚多,充满历史传说与神话故事,古人赞为“江南名胜之最”。


金山寺


  白娘子中水漫金山寺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家住杭州过军桥珠儿巷(今鼓楼附近)有一青年名叫许仙,在一年清明时节,去灵隐附近上坟。归来时遇到急雨,就在断桥雇船回家。这时,由千年白蛇修炼而成的白素贞与青蛇修炼而成的小青,化作主仆两人邂逅许仙。白素贞相中了许仙,要求搭船回家。许仙答允了她。


  到涌金门上岸时雨仍不停,许仙将伞借给她们主仆俩,自己冒雨回店。次日,许仙如约到白家取伞,受到白素贞的盛情款待,终于由小青从中说合,两人成了婚。婚后不久,他们迁居镇江,开了一家药铺,夫妻生活十分美满。


  金山寺


  不料镇江金山寺主持法海,他知道了白素贞的来历,以为江南佛地,不能容妖孽栖身,就借登门化缘之名,挑拨许仙与白素贞的关系。在法海的诱使下,许仙让白素贞在端午节饮下了雄黄酒,发现白素贞醉后现出白蛇原形,受惊昏倒。


  白氏醒来不顾千难万险上仙山盗取仙草救活了许仙,但许仙病愈后,又受法海挑唆,上金山寺还愿。法海要他出家,并软禁了他。白素贞前去索夫,百般哀求,反遭辱骂。她与小青无奈,就发动了虾兵蟹将,将长江水倒灌,水漫金山;法海求来天兵天将抵挡。


  双方一场苦战后,白素贞败回杭州。这时,许仙趁乱也逃回杭州,与白素贞、小青在“断桥相会”。没过多久,白素贞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许仕林,在喜庆满月时,法海赶到,他祭起金钵,把白素贞镇压在西湖雷峰塔下,宣称要待到塔倒才许她重见天日。


金山寺


  在“合钵”时逃走的小青,后在深山修炼多年,学得一身法术,终于推倒雷峰塔,救出白蛇,一起升天而去;而被打败的法海,无处藏身,最后只好躲进蟹壳。至今人们在吃螃蟹时,壳里面有个“蟹和尚”,据说就是法海和尚。


  古建中国小提示: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法海很受金山寺的尊重,如果您受《白蛇传》的影响而在寺庙说法海的坏话,被寺中和尚听见是会生气的票。


 

本文标题: "江南名胜金山寺"登巅重温水漫金山的故事!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3294.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