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是旅游消费新需求,旅游要素新业态,也是一种大众旅游新生活。民宿,怎样才能做得更好,走得更远呢?关键在于回归本义,坚守本质。民宿就是民宿,当回归自己的本义。
“民宿热”的驱动下,民宿发展的“乱象”不少,诸多民宿与其他住宿业态的差异越来越小;甚至一些成片新建的酒店,一些“高大上”的酒店,都冠上了“民宿”的美名;甚至演变成了一种纯商业投资行为;这就远离了民宿的本义。
民宿的本质,首先是应是“民”字当头。这“民”,当是利用民居改建、保持当地民居风格也。这“民”,当是彰显地域人文特色、具有当地民俗民风个性也。
这“民”,当是民宿主人也;他们会是房屋主人、当地农民或返乡创业者;也会是城市“创客”、社会法人和经营主体,但他们不是原来意义上的酒店经营者和管理者,而是民宿服务的提供者、乡村故事的演绎者、乡村生活的践行者;无论是“老板娘”、还是“店掌柜”,都应担当着这种特殊的角色。
这“民”,当是入住客人也;但不是仅仅是“租一间房间入住”,喜欢民宿的客人,大凡都是希望和民宿主人、当地居民交流互动,更多体验、共享一种生活方式,共同续写新的生活故事。
民宿的本质,其次当是“宿”字为本。
但又仅仅的“住宿”,而是一种生活空间;这是一种融入当地民俗民风、具有文化个性和生活气息、有着更多体验的生活空间;这是一种有故事、有情感、有品质的生活空间;这是一种本土化了的生活空间。如果只是找个地方住宿,那么多星级酒店设施更好服务更规范,更可预期,何必来你这里“宿”。
本质上,民宿提供和创造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当下,民宿之所以受到部分年轻消费者、家庭消费者和中产阶级消费者的青睐,正是因为在民宿可以享受到一种有情怀、有个性、有家有园、有归属感,而且是自己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所以,民宿,一定要坚守自己的本质和个性,方可在倡导和创造生活方式的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说到个性,民宿当更接“地气”,更具自己的个性。
在“民宿热”的背景下,同质化现象亦也日趋严重,同质化的“大潮”正在淹没个性化的”浪花”。不少民宿追求“洋气”、“大而全”,却少了应有的“地气”、“小而美”。如此下去,“千家一面”,“千宿一面”,也许就会渐渐失去“民宿”的意义和价值。
民宿,当接地气,即更具当地乡土风情和生活气息;民宿,当有个性,即生动演绎不一样的生活故事。每家民宿都应“讲好”自己的故事,提供不一样的体验,营造不一样的生活,让消费者总有一个喜欢上你、“来了还要再来”的理由。其实,不必模仿别人,不需“克隆”版本;做出自己的个性,创造自己的“IP”,方是民宿可持续发展之道。不同的地缘环境,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民俗风情,不同的生产业态,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装饰风格,不同的情景体验,都可以成为民宿的“IP”,进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魅力。
关键在于把自己的故事演绎得更生动、可参与、深体验、慢生活;张扬自己的个性,把自己的特色做到极致,即成品牌。哪怕在活化和深耕当地文化,在一两个独具个性的生活体验上,做活、做精、做细,做出“小而美”,总比“一副面孔”的同质化强得多。
当然,民宿还应有一个鲜明特征,就是更加关注”民生”。
这个“民生”,首先是要让入住民宿的消费者住宿得舒适,生活有品质。当下“设计感”已成做民宿的一个“热点”。民宿相比较其他住宿业态当有更强的“设计感”么,也不否认不少民宿的设计感确实颇有创意。但是住宿首先得要舒适,人们喜欢民宿追求的是一种生活品质。
民宿,不仅要“看上去很美感”,更要让人们体验到“住下来很舒适”。比如,卧床和枕头是否舒服?卫生间是否有气味?淋浴是否很方便?灯光是否适宜?开关是否好找?房间里的摆设和书籍是否适用?这是细节,往往关系到是否“舒适”,而往往被过度追求“设计感”所忽略;这一“忽略”,则往往影响到民宿的生活品质。
让民宿“纠结”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标准化”与“非标性”。当下的民宿,当属“非标”,如果以类似星级饭店的标准“套用”于民宿,那也许就会“泯灭”民宿的个性和特色,如房间的情感要素、休闲的生活空间、提供体验的项目和个性的定制服务等等。但作为提供住宿和休憩的处所,在诸多要素上也得有所“标准”和起码的要求,如配置、卫生、安全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