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文旅创新需理性对待!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8-10-11 11:01:16
核心提示:坐落在吴文化、楚汉文化、淮扬文化和金陵文化交汇点的江苏苏州周庄,借力中国改革开放之风,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相随。

  坐落在吴文化、楚汉文化、淮扬文化和金陵文化交汇点的江苏苏州周庄,借力中国改革开放之风,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相随。凭借长三角先行发展之优势,依靠历史遗迹、水乡古镇的独特风貌起步,在中国旅游产品短缺的时代,赢得了发展空间,稳固健康地走过了30年的发展,引领了一个时代水乡古镇的发展,成为中国乡村旅游的楷模。


周庄


  智者常言:“观天下知大事,懂全局,做自己。”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中国新时代,有效地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生态,形成了新的社会形态、经济形态和产业形态,最终也将形成新的商业模式。适应性转化、多样性与综合创新,对传统文化当代时尚表达的研究,让笔者明白,创新文化才能引领未来,事业、行业、产业的交融,离不开理论的指导,更需要理念的落地,同时需要专家对问题的解答,更呼唤行家对问题的解决。面对新的时代、新的需求,多有挑战,大有机遇。周庄从第一代水乡古镇产品已经走向第二代,正在向新的融合前行。


  小编曾去法国“世界最美小镇”考察,遗产保护、文化传承、商业人文、生活场景、服务意识、全域和谐,引发不少思考。中国的乡村振兴和小镇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周庄而言,笔者认为有四点需要深思:


周庄


  一是周庄切勿心急气躁,要认真总结过去的30年。找到周庄的灵魂所在。依靠个性化、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赢得未来,防止把自己定位在第一阶段古镇引领者。


  二是转型升级面对的是消费升级,面对的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旅游业,面对的是全国小镇泛滥、田园综合体成灾的背景。一个系统的工程,都要具体而论、落地再言。对此,应该有紧迫感,更应该理性,真正做到想明白、说明白、做明白。周庄古镇古村,如果解决不好发展的平衡,处理不好“天花板”问题,就会在繁荣中不知不觉地被市场遗忘。世界上的小镇走到最后都是依靠其历史遗迹、宁静怡人,以及主题特色获取持续影响力。


  三是防止转型提升的行政化、产品的碎片化和社会的碎片化,导致一个地区的建设和业态产品的碎片化。碎片化容易毁掉一个精品和品牌,低端经营产品,中端经营品牌,高端经营概念。笔者认为,周庄应该由品牌的稳定性走向未来的概念化。这种转型要求有平面的设计、科学论证的谋划,而不单是文化问题。


  四是周庄应该围绕转型提升制定全面系统的行动计划。通过制定行动计划,将周庄定位在现在与未来古镇的引领者、乡村振兴的示范区、全域旅游的先行区、文旅融合的践行者,将主体功能区适度分离,对原住民与经营者、投资者、游客进行适度分工,要使原住民致富,优选投资者,减少经营者,导入永居客,发展文化产品与落地业态引领未来。一个没有承载量掌控的消费服务区,将会失去优势。特别是像周庄这样的生活区、生产区、旅游区、文化区,多区叠加相互融合的地区,进入到社会转型、消费升级和未来时代对接的阶段,不可小视。


周庄


  小编认为,要通过制定行动计划来实行业态分类。商业要做整合,适度做减法;文化产品要适度做加法。产品转型要面对的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几大特征:国际化、大众化、产业融合化和全域化。转型提升,重点将面对的是“80后”“90后”“00后”消费需求的到来。


  中国旅游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截至去年,中国的旅游市场实现了50多亿人次,平均每人每年出游3.7次,而韩国和日本的人均年出游达到8次到9次之多,欧美国家人均年出游更是在10次以上。旅游业需求的个性化也越来越影响中国的消费升级。


  当然,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也不是没有各种条件制约,据中国工商银行发布的数据,截至去年底,居民储蓄出现较大幅度下降,消费升级内生动力,货币堆积量和货币供给量有所减弱,在这样一个经济形势发生转变的情况下,转型和提升需要更加理性,如何配置新业态,如何为新生代服务,如何配置研学产品、康养产品、文旅体验产品等,为“50后”“60后”“70后”提供休闲度假的场所,都要在主体功能分区当中做出明确的判断。


 

本文标题: 旅游文化——文旅创新需理性对待!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3506.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