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们去古镇旅游,都不禁感慨“中国古镇都变味了,全都一个模样!”有许多古镇都在渐渐失去“民心”。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
荡口古镇刚开始是比较出名的一个古镇,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景很美,但后来经过了开发就变味了,不但收门票,而且商业化严重,失去了原来的感觉,于是也就慢慢变得人烟稀少,而一些商家看到没有人来了也就纷纷撤出。成为了一座没人愿意去的”空城“。
因为过度商业化,导致古镇”讨人嫌“的还有很多,其中一个知名案例就是凤凰古城。凤凰古城的历史悠久,风景独特,它的得名源于它所背靠的青山形似一只展翅的凤凰。凤凰古城整体看起来其实很有韵味,其中也有很多别致的景点。高山下,沱江静静地流淌,两旁是古老的吊脚楼,还有铺着青石板的老街,古色古香的明清大院等。
但是为啥如今会被被不少游客列入黑名单呢?这跟过度商业开发有关。很多游客却表示来的时候有多期待,走的时候就有多后悔!随着来古城的游客增多,当地尝到了经济发展的甜头,于是胡乱收费,强制收费的现象日趋严重,商业化气息越来越浓,很多商家想尽各种方法圈钱!
中国古镇的组成配方有哪些呢?老街!千篇一律的老街肯定跑不掉。
说到老街不禁让人想到前段时间看的一个段子。不知从何开始,每个城市都有一条似曾相识的老街,忽悠你的到访。
走进这些老街古巷,都有一种燕子归来之感:街道之间基本充斥着游客,千篇一律的石板路,地标性牌坊,以老街的名号,以文艺的名义,卖着从义乌批发来的工艺品,卖着臭豆腐、烤鱿鱼、烤面筋、奶茶……还散落着客栈和酒吧...
可是在这个电商发达、物流无处不到的时代,人们啥鲜儿尝不到,要到它本乡去吃?所以这样的老街都如此的千篇一律,和令人厌烦。
很多网友甚至罗列出古镇游的“几大像”,比如:地面都是石板路、建筑都是木瓦房、吃的都是小零食、看的都是人后脑……
旅游者喜爱什么,需求什么,古镇开发经营者自觉或不自觉地迎合了这种喜爱和需求”因此,古镇的千城一面就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古镇游也变成了毫无特色的逛街购物、喝茶吃饭、参观表演的统一模式。
古镇“空心化”
从词语解释上看,古镇一般指有着百年以上历史的,供集中居住的建筑群,其本身都是各具特色,也拥有非常丰富深厚的人文底蕴,可是,为什么中国大多数的古镇到最后都会摒弃自己应有的特色,成为像一道流水线上制造出来的产品呢?
“空心化”就是中国古镇千城一面的最大成因。空心化有两大特征:一个是造假,另一个是过度商业。
古镇没有一点历史底蕴。,全是仿古道路、仿古建筑,道路两旁是鳞次栉比的商铺,平时几乎看不到人影,店员都无所事事地闲坐或者三三两两凑在一起打牌,但是到了晚上和周末,古镇又是另一番景象,人来人往,全是来此吃饭娱乐的。这样的地方怎么能称为古镇,顶多只是照着古镇模样造出来的一条餐饮街。
假的古镇令人感到气愤,但变味的古镇则是令人感到痛惜。该专家表示,必须承认古镇旅游绕不开商业化、市场化的道路。
但是部分古镇出现了大规模重建、大量引进外来经营商的现象,再加上旅游房地产商的顺势推波助澜,大量外地人口的涌入、商铺林立、无特色旅游商品泛滥使得古镇的原有风貌遭到破坏、原有的古朴风格不复存在,而变成了一个商业综合体,不利于古镇可持续发展。
古城镇中富有特色的民俗传统、民俗活动要么被肤浅的包装加以推广,要么随着古镇的商业化而消逝湮没。原真性缺失导致古城镇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氛围开始被同化,失去了竞争力。
古镇本身应该是文化游最佳的代表,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古镇开发打造虽高举文化旅游的旗帜,却偏离了文化的本质,只停留在文化的表层现象,最终造成千城一面,不得不说是最大的遗憾。
荡口古镇的空城化,是一种对古镇过分商业化与毁灭式开发的结果。空心化文化,千篇一律的街道体验,房地产商的蚕食,让越来越多的古镇走向荡口古镇的不归路上。
文化的挖掘,特色化的经营,IP的导入,这些老生常谈,但是至关重要的盈利发展因素。希望未来,大家谈起国内古镇,不再是一趟白费钱的后悔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