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佛教认为,世间万物皆在六道轮回之中,六道之中众生乃至一草一木一石一砂砾,皆有佛性。园林的建筑风格乃至一草一木的姿态、造型、摆设,越是相互融合,越是展现世间万物的佛性本质,也越能体现佛教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国古典园林的建造就是在有限的空间环境中,融入自然山水、植物、建筑、道路以及文学等因素,从而达到极高的艺术境界,让自然与人融为一体,达到天人合一的禅境。因此,古典园林中所谓的“虽由人做,宛自天开”或“妙造自然”,都与佛教思想具有相通相融之处。
在魏晋时期,佛教逐步汉化,佛教寺庙也开始大量兴建。这个时候,有很多人“舍宅为寺、舍宫为寺”,将自己的豪宅与山水自然环境紧密结合,建造出许多寺观园林。城市佛寺也不甘示弱,逐渐演变为合院建筑组群与山树园池相结合的模式,郊野的寺观园林大多选址在风景比较好的地段。同时,有些僧人本身就是造园家,如东晋高僧慧远。
慧远在庐山建造了东林禅寺。东林寺位于长江南岸,庐山西北麓,南面正对庐山香炉、天地诸峰,北依分水岭及上方塔,西北有香谷,东南有五龙潭,地势雄伟。整个东林禅寺依山就势而建。山不甚高,为庐山之外廓,寺前临溪,入门为虎溪桥。古木葱茏,梵音缭绕,人间净境,秀挹庐山。寺前明堂开阔,香炉峰呈趋拜之势,千年紫烟不断,虎溪具眷恋之情,万载常流。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曾写下“流泉匝寺”四个大字,盛赞此寺之妙。寺内建筑恢弘,布局合理,避阴抱阳,松竹密植,石径苔合。徜徉其中,莫不神清气爽,心旷神怡,透出世外桃源、人间净土之神韵。该寺的建造正是佛教“圆融清寂”美学思想的最佳体现。透过世间自然之物的相互和谐搭配,各展其自身清寂本根,将“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美学境地发展到极致。
佛教以欣赏和肯定世间万物之间和谐相处、圆满融通为审美标准。认为园林中各建筑景物的摆放关系,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内心的佛性。佛教精神的美学价值表现为彻悟事物原本的面目。正如弘一禅师所说的“花枝春满,天心月圆”。佛教这种审美观,与中国古典园林建造在艺术境界追求上“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相契合。古典园林的建造也总是尽可能地亲近并融于大自然,避免生硬的斧凿痕迹,追求自然天成的美感效果。通过精心创造出这种浑然天成的美,来带给人们平和、寂静的心境,这便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设计原则。
《红楼梦》中为迎接元春回家省亲,贾政为其建造了大观园。大观园中虽景色各异,却无不体现出万物之间的和谐。很多学者分析,大观园的建造多处体现了佛教万物和谐、浑然天成的思想。第十七回中讲到,“转到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墙,墙上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枝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一望无际。”后让宝玉在此题词,提名为“稻香村”,还有那“佳木葱茏,奇花烂漫,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泄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这一“沁芳”之景与“稻香村”虽然有人力穿凿,却是入目动心。第三十八回中写道:“原来这藕香榭盖在池中,四面有窗,左右有回廊,也是跨水接峰,后面又有曲折桥。”史湘云作诗道:“芙蓉影破归兰浆,菱藕香深榭竹桥”。此景配此诗,更显一派和谐之景。《释名》云:“榭者,借也。借景而成景。”有人说藕香榭是贾府四小姐惜春的住处所在,想必这里的情景很能给其主人一种静坐禅思之感。其主人最后也皈依了佛门。
佛教讲究“缘起论”,认为世间万物“因缘而生,因缘而灭”,即世间万物的生灭都是有条件的,或互为因果、相互依存的,“有此固有彼,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我们看到或感受到的宇宙万物皆是因缘和合而生。世间万物即为一体,但是,个体又各居其位,花草皆有情,众生皆平等。佛教这种“缘起论”也是中国古代园林建造生态观的哲学基础之一。
杭州西湖十景出现在南宋,其中三潭印月是西湖十景之一。据说,三潭印月的三座石塔,就是香炉的三只脚。又因香炉灰倒翻在西湖,从此,西湖泥都成了香灰泥。三潭印月又由网开亭、闲放台、我心相印、曲桥等景点组成。其中的“我心相印”是佛教禅语。读者切不要以为是情侣间两心相印的意思,原来的意思为“不须言,彼此会意”。也即通常所说的“心心相印”之意。亭前有石栏,凭栏瞭望,湖中三石塔亭亭玉立在眼前,广阔的湖面与远近景色也历历在目。正是“有此固有彼,此生故彼生”啊!
鲁迅先生曾说:“释迦牟尼佛真是大哲,我平常对人生有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他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启示了,真是大哲。”中国古典园林的建造,也正是在这种大智慧的指导下有了更好的发展,将佛教思想中对于美的表达融入中国园林设计之中,使人们在园林之中体悟佛性,体悟生死轮回的道理。将园林摆设搭配得平和、圆融、清寂、质朴。试问,生活在如此美的佛境园林中,谁又不会受到感染,逐渐与佛性越发接近呢?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