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枧古村位于湖南衡阳耒阳市长坪乡北约八公里处,因村人的饮水是从南面的石头凸上由一天然的石涧把江水引入村里,而石涧像水槽,故村人把这种现象叫“枧”,这就是“石枧”村名的由来。
石枧古村落始建于元朝成宗大德年间,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后代所建而声名远播,门第之上有“八大家之一”、“天下师尊之第”等字号,书香气浓。
整个村子被绵延的山峦环抱,村落布局上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因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后裔所建而声名远播。
古村落坐东朝西,南北长四百米,东西宽二百米,由十几座二厢多进的院落和二十几座两厢两进的院落组成,屋宇高大宽敞,气势恢宏颇有格局,鼎盛时,有一百零八扇大门,一百零八间厅屋;房屋虽然破败颓废不堪,但门墩、柱石、勒脚石、转角石上雕刻的龙凤、麒麟、花草等图案栩栩如生仍然清晰可辨。
逢年过节,村里人必定要请戏班子过来唱几出大戏,若遇红白大事,则将钟鼓门卸开,上、中、下三厅连在一起,可摆二十余席。石枧人血脉里传承了欧阳修的文化气质,鼎盛时期的厢楼曾藏书万余册,由于长期受古训熏陶,在清咸丰至光绪年间,这里有三十多人获郡文庠生、邑文庠生和国学、贡生,当年这里曾流传过一首赞歌:“石枧姓欧阳,大门对大塘,白天太阳升,门前稻花香,晚上出月亮,塘中有月光”,可谓诗情画意,令人遐想万分。
石枧村昔日的辉煌已一去不返,大部分住户亦已弃屋而去。年久失修的老屋任由风雨浸淫,如今目接之处几乎是残垣断壁和疯长的野草。
这里仍保持着土葬的风俗,院内阁楼上停放着几口为老人们准备的寿材,又给这衰败晦暗的院落平添了几分凄凉。
如今院子里仍有几户人家在这里坚守,觅食的鸡鸭和替主人看家护院的小狗给这座破落的古村落留住一丝生活的气息。年久失修的老屋见证着历史的变迁;残缺的石阶承载着岁月的脚步,生活在这古村的人们仍然坚守着石枧人共同的乡愁。
石枧村有传统的家训条规,要求遵循祖训,奋发图强,为族争光。要求为官者,清政廉明,光明磊落;从戎者,保家卫国,争立奇功;任教者,为人师表,培育英才;务农者,克勤克俭,发家致富;求学者,发奋攻读,一举成名;经商者,取财有道,公平交易;为工者,殷勤劳作,创造财富。
在这样一大片古建筑里穿行,仿佛打开一副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画卷,你的心情必然会是虔诚的,你会为我们的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而自豪。可是,在这样一片破败沧桑中穿行,你的心情又会是沉重的,你会为古物破坏如此严重而扼腕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