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文化遗产,是指一种农业生产体系,它由我国人民与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而来,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完善的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和独特的生态文化景观。
随着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以及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文化遗产在地方旅游开发下的生态应用及保护受到更多的重视。
从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发布的4批91项,涉及104个县区市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可以明显看出这些地方的一些显著特点。比如: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系统脆弱,生物资源丰富,传统知识丰厚,文化资源富集,乡村景观优美,人才资源短缺等。
中国过去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中国社会是一个乡土社会,中国文化的本质是乡土文化。
北京产城融合技术研究院认为,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传统中国文化符号值得而且必须要被铭记,被传承,如茶、白酒、丝绸、剪纸、书法、陶瓷、武术等,以及与其相关的文化内涵,都需要被重新审视、重新发掘,才能够振兴乡村,振兴传统文化。
农业文化遗产,又称农业遗产,是“人类智慧和人类杰作的突出样品”,主要是指历史悠久、结构复杂的传统农业景观和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但是随着国民经济中的农业比重逐渐下降,以及机械化的大生产等现代文明的冲击,传统的生产技术和文化逐渐被吞噬,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堪忧。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开发在遗产保护中具有重要地位,“遗产旅游”这种注重保护的开发,既能够增加居民的收入,也能调动人们保护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日本十分注重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在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和开发方面具有一系列十分宝贵的经验,其实践在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静冈茶文化遗产的开发模式在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达到了一种有效的和谐,为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的生态旅游开发和保护提供了较为积极的借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