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嵋古刹万年寺:禅修秘密之境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8-12-07 14:48:33  来源:古建中国  作者:秦半两
核心提示:万年寺,四川峨嵋山历史最悠久的古刹之一,相传为汉代采药老人蒲公礼佛处;东晋隆安五年(401)创建时名普贤寺;唐乾符三年(876)慧通重建,易名白水寺;宋称白水普贤寺;

  万年寺,四川峨嵋山历史最悠久的古刹之一,相传为汉代采药老人蒲公礼佛处;东晋隆安五年(401)创建时名普贤寺;唐乾符三年(876)慧通重建,易名白水寺;宋称白水普贤寺;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重修时,神宗赐额“圣寿万年寺”,沿称至今;万年寺为峨嵋山八大寺庙之一,全国重点寺院之一,有无梁砖殿、巍峨宝殿、白水池等景点;


万年寺


  目前,万年寺附近有万年停车场与万年寺有索道相连,故很多前来峨眉山旅游的游客都把万年寺作为自下而上正式登山的起点之一;另外一些游客则把这里作游山结束的终点;此外,浙江天台山有同名寺院,历史亦同样悠久。


  万年寺海拔1020米,雄踞于骆驼岭下群山之中突起的一座山峰上,为峨眉山六大古寺之首。晋隆安3年(公元399年),道安门人慧远之弟慧持,以“欲观瞻峨眉,振锡岷岫”,辞远入蜀,不久上峨眉山创建普贤寺。唐僖宗时(公元887-888年),慧通禅师来山驻锡,以山形象火,寺院屡建屡毁,改“三云二水”压抑火星,将普贤寺改为白水寺,牛心寺改名卧云寺,中峰寺为集云寺,华严寺为归云阁。


万年寺


  宋太平兴国五年,寺僧茂真和尚奉诏入朝,太宗赐诗嘉奖。归来后,重兴六寺。朝廷派张仁赞赐尚方金三千两,铸普贤铜像供奉寺中,易名白水普贤寺。普贤铜像通高7.85米,重约62吨。佛像高3.64米,趺坐于大象背之莲花座上。莲座高1.39米,直径2.22米。六牙白象四足各踏一莲花磴。普贤菩萨遍体贴金,头戴双层金冠,雕饰精巧。


  明嘉靖十三年,别传禅师铸铜佛大像三尊,置寺之毗卢殿,铸铜钟三口,最大的一口悬挂圣积寺(现移至报国寺山门对面),小的两口分别安放在毗卢殿和永延寺。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明神宗朱翊钧为母亲慈圣皇太后祝寿,诏令住持台泉整修寺院,并赐金,筑砖殿罩于普贤铜像之上,题额“圣寿万年寺”。


  宋太平兴国五年,寺僧茂真和尚奉诏入朝,太宗赐诗嘉奖。归来后,重兴六寺。朝廷派张仁赞赐尚方金三千两,铸普贤铜像供奉寺中,易名白水普贤寺。普贤铜像通高7.85米,重约62吨。佛像高3.64米,趺坐于大象背之莲花座上。莲座高1.39米,直径2.22米。六牙白象四足各踏一莲花磴。普贤菩萨遍体贴金,头戴双层金冠,雕饰精巧。


万年寺


  明嘉靖十三年,别传禅师铸铜佛大像三尊,置寺之毗卢殿,铸铜钟三口,最大的一口悬挂圣积寺(现移至报国寺山门对面),小的两口分别安放在毗卢殿和永延寺。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明神宗朱翊钧为母亲慈圣皇太后祝寿,诏令住持台泉整修寺院,并赐金,筑砖殿罩于普贤铜像之上,题额“圣寿万年寺”。


  宋太平兴国五年,寺僧茂真和尚奉诏入朝,太宗赐诗嘉奖。归来后,重兴六寺。朝廷派张仁赞赐尚方金三千两,铸普贤铜像供奉寺中,易名白水普贤寺。普贤铜像通高7.85米,重约62吨。佛像高3.64米,趺坐于大象背之莲花座上。莲座高1.39米,直径2.22米。六牙白象四足各踏一莲花磴。普贤菩萨遍体贴金,头戴双层金冠,雕饰精巧。


  明嘉靖十三年,别传禅师铸铜佛大像三尊,置寺之毗卢殿,铸铜钟三口,最大的一口悬挂圣积寺(现移至报国寺山门对面),小的两口分别安放在毗卢殿和永延寺。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明神宗朱翊钧为母亲慈圣皇太后祝寿,诏令住持台泉整修寺院,并赐金,筑砖殿罩于普贤铜像之上,题额“圣寿万年寺”。


 
标签: 万年寺

本文标题: 峨嵋古刹万年寺:禅修秘密之境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3767.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