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部署,协调推进。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
千百年来,乡村文化作为我国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乡土之美、人文之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
加强对乡村文化振兴重要性的认识,有利于我们对乡村文化资源进行再认识再发展,对留住乡愁、留住文化的根,实现乡村文明再生产、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在发展中保留本身的特质,使文化成为乡村的凝聚力、生产力、驱动力,以文化提升生活品质、拓展发展空间、引领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富民、文化惠民政策增强了西藏乡村各族群众的幸福感、认同感、获得感和归属感,在乡村群众中产生了巨大的向心力、推动力和凝聚力,在传统与现代交融互补中,藏民族文化成为发展经济、凝聚民心的重要力量。
目前,乡村在国家提出的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指引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下,正朝着自然环境优美、生态优势突出、农耕农牧文化浓厚、民族文化丰富的方向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民居、乡村文化、乡村生态的价值也日益提升,为乡村文化振兴带来难得的机遇。
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百姓的文化需求为导向,大力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力度。
二是大力推进城乡文化融合,坚持城乡一体,统筹文化供给。
三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设乡村思想道德高地,实施“互联网+”“民俗文化+”行动,促进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深度融合发展。
四是乡村文化振兴,还要注重城镇化进程中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传承。
五是实施民族传统文化浸润工程,让村民记住“我们的节日”,留住“我们的乡愁”。
六是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增强乡村文化驱动力,推进文化惠民,带动文化致富。
七是通过政策引领、产业扶持,吸引青年留在家乡参与建设,让他们从内心产生归属感。
八是要积极传播和发展乡村文明,推动人才回乡、信息回传,不断发展壮大乡村文化队伍,使优秀资源回到乡村、惠及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