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村成为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
从过去“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到如今“污水有了‘家’,垃圾有人拉”“雅居美庐,满目叠翠”,浙江在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倡导和主持下,从2003年开始用15年时间扎实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建设1000个示范村为基础,推广到全省2.7万个村,实现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的极大改善,农村整体面貌发生深刻变化。这一前不久赢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地球卫士奖”美誉的工程,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展示了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为建设美丽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来了实践经验,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美丽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新时期应从六方面加大力度。
一、规划乡村振兴的路线图。研究出台当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加强村庄建设管控,启动实施村级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实现本地所有村社村级公益性设施管护工作全覆盖,引导形成具有特色的乡村风貌。
二、积极探索完善多元投入机制。让社会资本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健全完善PPP投资体系,通过创新运营模式、挖掘项目商业价值等方式,建立项目合理回报机制,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
三、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积极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农业新旧动能转换,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四、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积极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全面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制度体系,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努力构建稳定可持续的田园生态系统。
五、繁荣兴盛乡村文化。进一步挖掘乡村传统文化资源、依托各种节会、展会、旅游景点和互联网平台,将当地乡村工艺品推出去,助推乡村经济结构调整。
六、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探索建立城乡更加均等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农村劳动者素质,拓展农民外出就业和就地就业增收空间。大力发展特色县域经济、魅力小镇、乡村旅游和农村服务业,为农村劳动者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创造空间。探索开展返乡人员创业试点,加快培育区域特色产业,拓宽就业创业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