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古村落是中华农耕文明的物化载体,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建构出忠孝仁爱礼仪廉耻伦理纲常和精神信仰,虽历经朝代更迭,百姓迁徙融合,其礼俗制度和价值取向仍未偏离“顺天应命,守望家园”的儒学传统,不论如何演变,不过都是对这一传统批判的转化和弘扬。
村落从规划到初建,格局样式技艺工法无不是遵从这一传统下的祖宗训诫和宗族规矩,得以保证房屋历经久远不败,族民安居乐业;即便是历史上的几次民族融合,无论谁主沉浮,都没能改变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而是更加包容,各民族、各地区千姿百态的房屋形制和工法技艺都围绕着这一脉络给予展现和传承;至于口传心授的传统技法、生活实践、民俗艺术、节庆活动,即使是最朴素的生活景象,其背后也隐约可见深层文化的身影。
回溯的越久,越有传世的力量,古村落活态保护与传承应抓住传统文化这一主线,至于各民族各地区历史久远以来融合变迁演化而形成的生态思想和特色理念,尽可能保持其原风貌,通过媒体宣传,使居民建立对自己生活方式和文化活动独特性的认知,建立文化自信,使之不断传承下去。
贴近文化,握住这个古村落居民生存发展中能提供美学意境和盎然生趣的思想载体,让人们的眼光不再向外看,而是回到当下的现实中,回望祖先曾经创造的美丽家园,承传前辈留下的精巧技艺,沿袭渗透血脉的生活方式,在属于自己的这块土地上传承、圆梦。
古朴的乡村总是以温暖醇厚慰藉着我们的心灵,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或许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为虽已衰老却仍蕴含生机的老村古镇找到一条适合发展的路,让斜阳古树、水色天光不再是记忆中的幻影,让心灵有一个可以安放的故乡。
乡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元素,故乡是每一个人心中永远抹不去的记忆。当一个个古村落悄然消逝之时,“乡愁”就只能是内心的一丝遗憾,无处安放、无处释怀。
所以,保护古村镇势在必行且刻不容缓。正如著名作家冯骥才曾经说过:“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就让这些古村落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消失不见。”
国家要加大对古村落保护工作的引导,制定更加全面、科学、精准的保护举措,吸引鼓励更多主体参与其中,推动中国古村落保护和发展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各地方和开发主体要充分结合古村落的资源和文化禀赋,有序合理的开展古村落建筑群的修复、保护、开发工作,保持古村落的“原味”。
古村落的“原住民”也当做好保护的参与者和监督者,或还乡创业,支持开发,或积极配合,理解开发,用自己的行动守住乡情。只有各方凝聚共识,共同发力,才能避免更多的古村落在时间流逝中慢慢消失,在不合理开发中被二次破坏。
留住古村,留住乡愁,留住文化的根。保护为先,方能让形态各异、风情各具、历史悠久的传统村落“活”下来,发展为径,方能让有文化、有内涵、有特色的古村落“火”起来。期待在保护和发展中,人们的“乡愁”可以美丽安放,文化的根脉可以赓续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