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浮云海外,养心山水间。”、“唯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这些美妙的诗句,都在意指同一个地方,那就是松阳。这是一座千年古县,亦是千年农耕文明活的样板。
松阳声名在外,未抵达前,关于她的全部印象,都来自于一个古村落:依山而建的古民居呈阶梯式层层铺开,高低落差有致,斑驳墙体在阳光下泛着迷人的金黄……杨家堂村,一个秘藏在江南深处的金色“布达拉宫”。
杨家堂村位于浙江省松阳县三都乡,从县城到村里需要在狭窄的山路上行驶约8公里。村庄坐落在一座环形的山凹中,左右两翼山峦环抱村庄,风水布局相当明显。在地无三尺平的杨家堂,20多幢土木架构的清代民居沿着山坡一级级向上延伸,整个村庄上下屋高低落差约2至3米,在视野中展现出一个巨大的建筑立面,是松阳县典型的阶梯式古村落,有金色布达拉宫之称。
据记载,该村建于1655年前后,至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清朝顺治12年,宋显昆最早定居到杨家堂。对于村名的来历,松阳县地名志中称:因村中有三棵交叉的樟树,故最早叫樟交堂,后改为杨家堂。
杨家堂村及其宋姓来历,从其宗谱《京兆宋氏宗谱》可看出,其宋氏祖先来自西安(京兆,古都西安及其附近地区的古称)。
宋濂为唐代名相宋璟之后裔(25世孙),而宋濂为浦江的一代世祖,其孙宋可三因绾丝藤迁于松阳县三都乡呈回村。1655年许,宋可三第八代世孙宋显昆从呈回村迁居杨家堂村。
宋显昆迁居杨家堂村后的70余年间,杨家堂只有数间茅房,族人以卖柴、狩猎为生,生活十分艰苦。到了宋显昆曾孙宋宏堂时,却出现了“奇变”。
关于宋宏堂,传有这样一段文字记录:宋宏堂五岁丧父,时其兄宋宏资也仅九岁,孤儿寡母,家境甚是贫苦。但其母蔡氏对兄弟俩要求甚为严格,日间要他们出去干活,入夜则教他们习文,故使兄弟两能习字断文、知书达理。一日,宋宏堂挑柴去城里卖,于泉址凉亭歇脚,拾得一内约有2000两银子的钱袋。拾得银两后,宋宏堂就在凉亭中等侯失主。失主回找时,他就将所有银两如数还与做木材板业的衢州巨商。那巨商感激不已,诚问宏堂有何要求,宋宏堂说,我什么都不要,若你能用得着我,我可否当你学徒。之后,宋宏堂就跟随那巨商学做木材板业生意。因有母亲蔡氏的谆谆教诲,宋宏堂不仅能写会算,且品德高尚,倍受世人尊重。跟随巨贾学商一段时间后,经得巨商许允,自己也另立门户,从事木材板业生意。曾数十次贩运木材到杭州,并入股杭州南星桥“松茂板行”,成了股东老板,终成松阳的木板巨商大富。宋宏堂发迹后,生活上仍省吃俭用,而将钱财用于“建厦屋、孝高堂、友兄弟……”从而逐步修建起时至今日我们尚能一见的杨家堂古居群。
走进杨家堂,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这些鳞次栉比的清代乾隆年间的古建筑和那一层层翘首相对的马头墙。当然也包括那些精美的雕梁画栋、门窗雕花等等。
杨家堂古民居中几乎每家大院中都有学报、官报,有的甚至于从中堂贴到客间板壁。由于时间久远,已经没有一张是完整的了,有的学报中还留有几个字,有的几乎看不到字的影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