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南双溪文化古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9-01-06 13:11:12  来源:古建中国  作者:虎符先生
核心提示:屏南县双溪镇,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地处屏南县东北部,距城关18公里。古镇发祥于五代后梁,兴建于北宋,鼎盛于清朝道光年间,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镇。

  屏南县双溪镇,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地处屏南县东北部,距城关18公里。古镇发祥于五代后梁,兴建于北宋,鼎盛于清朝道光年间,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镇。双溪古镇作为屏南旧县城所在地,虽为弹丸小邑,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双溪古镇


  在古代,双溪是闽东通往闽北的交通重镇,事实上,双溪自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到1950年,正是屏南县衙所在地,屏南立县的历史,是从双溪开始的。200多年作为县治中心,使它积累下深厚的历史与人文色彩。而“屏南”名字的由来也和这里有关,双溪镇边上有一座山叫翠平山,双溪镇就在它的南边,这“屏南”也就由此得来。


  现在双溪保存得最完整的老街只有一百多米长,处在镇中心,在街口盖着一座拱形门洞,上面写着“旧城风貌”四个大字,两边是一副对联,在风雨的刷洗下,已经辨认不全了。这是一条商业古街。从屏南在双溪立县开始,当地的商业就相当发达,而且此地是连接闽东闽北的要道,是四里八乡货物的集散地。所以临街都是店面。街道五六米宽,两旁大多是单间单层或双层的木质房,间或有几座土房,高高矮矮,连成一片无声的韵律。木柱由于长期受雨水的侵蚀,下部腐朽严重,有的已经歪歪斜斜,板壁黄中透褐,无声中散发出岁月的斑驳。一层门板被洗刷得一尘不染,与二层乌黑的额面形成很大的反差。门板的背后是木质店柜,这木质店柜是稀罕之物了,现在已经很少能见到。我们很想在找到当年做生意的店老板,如今已是物是人非,只留下了冷清的街道给人无限的遐想。


双溪古镇


  据《屏南县志》记载,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分古田县北乡设置屏南县,县衙在双溪,隶属福州府、闽海道,直到1950年才把县政府搬到现在所在地。由于这一段历史,所以双溪留下了一大批精美的古民居。据了解,双溪的大户宅院较多,有陆宅、张宅、周宅、盖屏厝、宋宅等,其中算宋宅保存得最好,在外的名声也最大。


  双溪又名紫城,因南北两溪绕村交汇后西流而得名。古镇面对文峰,背靠三台,玉柱崎于左,长老踞于右。四周群峰环抱,形成一个海拔820米的山间小盆地。双溪原是屏南旧县治,现为镇所在地.古村的人文历史可上溯自唐末,自五代后梁乾化二年(913年)陆氏始祖到此肇基至今已1000多年,是名符其实的千年古镇。


  古镇明清房屋多为土墙黑瓦两至三层结构,虽没有徽州大户人家那种恢宏气魄,但建筑精美,木雕、石雕有很高的工艺水平,古建筑的梁柱、斗拱、檩椽、墙面雕梁画栋,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许多屋内楹联出自名家之手,富含哲理。石板街巷铺设技术精湛,街巷空间尺度造宜,建筑有进有退。


双溪古镇


  “双溪古镇游”可概括“一塔一湖一长老,两寺两庙两廊桥,三祠五宅廿七巷,舞龙迎神闹元宵。”这一塔指的是瑞光塔,它是屏南现有唯一的塔式建筑;一湖指鸳鸯湖,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鸳鸯溪五大景区之一;一长老指石长老(又名罗汉石)景区;两寺是建于宋代的灵岩寺和北岩寺,两庙指文庙和城隍庙,两廊桥指迎恩桥和劝农桥;三祠指陆氏、薛氏、张氏三宗祠,五宅指张宅、宋宅、周宅、陆宅、薛宅等古民居群,廿七巷指镇内诸街巷。同时又可将双溪古镇分为古镇游览区;北岩寺游览区;瑞光塔和鸳鸯湖游览区;石长老游览区。


  古镇古代商业中心街中山路、后街。这里在清朝和民国时期是闽东北地区货物交流中转站之一。当时双溪是政(和)、宁(德)、建(瓯)、周(宁)四县(区)边界地区最繁华市镇。人口已逾五千多人,且有官道上通四府,下连省垣,东通福安、宁德,西达建瓯、政和等地。城内货栈连立、商贾云集,有各种百年老字号数十家。现如令虽然风光不在,但我们仍能从这成排的古商铺中看出当年“百载老号数十铺,千年古镇几繁华”来。


  现在双溪保存得最完整的老街只有一百多米长,处在镇中心,在街口盖着一座拱形门洞,上面写着“旧城风貌”四个大字。这是一条商业古街。从屏南在双溪立县开始,当地的商业就相当发达,而且此地是连接闽东闽北的要道,是四里八乡货物的集散地。所以临街都是店面。街道五六米宽,两旁大多是单间单层或双层的木质房,间或有几座土房,高高矮矮,连成一片无声的韵律。


 

本文标题: 屏南双溪文化古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3883.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