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氏宗祠文化,千年古镇的一个文化品牌!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9-01-13 09:44:56  来源:古建中国  作者:金银错
核心提示:常氏宗祠坐落于菏泽市高新区千年古镇马岭岗镇解南行政村东南部。常氏家族于明洪武初年从山西洪洞迁此居住,历时600余年,旧有家谱至清初而焚于火,致使始祖名讳和宗祠建筑年代失传。

  曹州,历史悠久。有“舜耕历山,渔雷泽”的记载,又有“襟带河济,控扼鲁宋”的地理位置,而且北有历山、雷泽、桂陵,东有双河,南有清邱、左山,西有华泽,于是形成了“曹州八景”。


  八景之说始于元末明初,有的是实物实录,有的则是文人骚客“发思古之幽情”借题演绎而成。八景所示地点之一的青丘烟柳就在今千年古镇马岭岗境内。古镇马岭岗文化底蕴之深,孕育了许多文化遗址和美丽的传说故事。


  常氏宗祠坐落于菏泽市高新区千年古镇马岭岗镇解南行政村东南部。常氏家族于明洪武初年从山西洪洞迁此居住,历时600余年,旧有家谱至清初而焚于火,致使始祖名讳和宗祠建筑年代失传。公元2017年经古建筑和古石器专业人士鉴定,宗祠应属明末产物,距今已有400余年。其间做过多次修缮,2017年的修复,恢复了清朝时期的建筑模式。考虑坚固耐用,改用了石砌地面,一座青砖灰瓦的建筑显得格外显眼。


常氏宗祠


  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重修宗祠。宗祠正房三间,现保存完好。前门三间,内外厦型,中间正门,东西两间各一侧门,通称“三门”,有院墙。前门正门与正房门对应,中间砖砌甬道,院内古柏参天。前门门前植树成杨树林,林间一条东西横道,属当时通往曹州府的交通要道。林前一荷塘,面积约三亩。前门毁于一九六六年“破四旧”运动中。柏林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


  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建常氏贞洁牌坊,上嵌乾隆御书“圣旨”。高大宏伟,做工精细。拆于一九六六年“破四旧”运动中。现在正在搜集部分散落构件。


  公元1937年菏泽大地震,宗祠大门坍塌,大殿部分受损,次年,用原材料做了复原。


  公元2003年,重修宗祠简易门楼及红砖围墙,重修迁曹始祖墓,墓碑文字与保存在宗祠大殿内的原始墓碑文字相同。


常氏宗祠


  常氏宗祠是村里唯一幸存的完整古建筑。它建在村外常氏居住地的东南部,在150年前解元集村修筑寨墙时,因为宗祠南、北、东面没有人居住,西面离住户又较远,就把宗祠隔在了寨外。现在还能很清楚地看到,当时为了躲避宗祠,寨墙的东南角向里偏了一些,寨海子占据了宗祠的西侧,致使宗祠两边不对称。


  现在的古迹只剩下一个主殿,前出厦,两根木制立柱,立在石墩上,把大殿分为三间,立柱上端的串条上向外各有一个龙头。厦子两端有飞檐挑出,檐下有精美的龙形砖雕。大殿的殿脊高耸,东西两端各有一个砖雕的兽头微微翘起;脊中间立着一个类似宝葫芦的雕塑,两边不远处向向立着两条龙,都是陶土烧制的,是2003年维修时新加的。据老年人回忆,原先脊中间是一个一米多高的宝葫芦,四个角用四根铁链子拉着,1937年大地震时,宝葫芦摔烂了,因受当时条件限制,没有再安上去。除前面的厦子是木质垂檐之外,大殿的东西及后墙檐下都有精美的砖雕,共七层,形态各异。


常氏宗祠


  清末民初,也就是一百年前,安徽省怀远县常遇春的后人来到解元集,寻找同宗族人,说我们是同宗,带来了一幅常遇春的画像。在画像上方,由解元集常氏十五世祖清朝廪膳生员常图南敬书常遇春生平,并在牌位上书写“明故始祖开平王常公讳遇春之神位”。常遇春略带微笑,身穿龙袍,怀抱宝剑,安详地坐在龙头椅上。这是历史上唯一一位身穿龙袍的将军。从此,常遇春的画像挂在了常氏宗祠内,世代瞻仰。至于常遇春是否是解元集常氏始祖,众说不一,现在仍是个谜。


  宗祠建筑承载我们伟大祖国五千年历史文化发展的印记,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广博浩瀚的古代文明最精华的部分之一,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古代文明的最高水平。


  古镇常氏宗祠文化代表着千年古镇的一个文化品牌,必将会成为一件载入地方史册的大事,成为一件造福桑梓的善事,古镇的历史文化,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充满自信,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其影响不可估量,也是后来人应永恒关注的课题。


 

本文标题: 常氏宗祠文化,千年古镇的一个文化品牌!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3910.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